一日,苏青在医馆忙碌时,收到了慕容夜的来信。信中表达了对她的思念与牵挂,也告知她京城在抗怪病后续工作中的进展,并提到发现了一些关于怪病源头的新线索,可能对云安县的抗怪病也有所帮助。苏青看完信后,心中五味杂陈,她深知这场与怪病的战斗,自己并非孤身一人,而背后还有许多人的支持与期待。她振作精神,继续投身到紧张的抗怪病工作中,决心要守护好云安县这片土地和百姓。
又经过数日的忙碌,云安县所有的怪病以及疑似病例都接近清零了。那股曾弥漫在空气中的阴霾,终于在众人齐心协力之下渐渐散去。街道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欢声笑语也重新填满了这片土地。孩子们在巷子里你追我赶,嬉戏玩耍,老人们也走出家门,到街道上溜达,脸上洋溢着劫后余生的欣慰。店铺也都开门营业了,琳琅满目的货品被摆放出来,新鲜出炉的糕点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五彩斑斓的花灯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转眼到了上元节,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城中处处张灯结彩,火树银花。一盏盏花灯如繁星般璀璨,将云安县装点得宛如梦幻之境。人们纷纷涌上街头,观赏这一年一度的花灯盛会。年轻的姑娘们身着盛装,手持花灯,巧笑倩兮;小伙子们则结伴同行,高谈阔论,不时将目光投向心仪的姑娘。街头巷尾,舞龙舞狮的队伍激情舞动,锣鼓喧天,龙狮翻腾跳跃,仿佛在为这重生的县城欢呼喝彩。
苏青在医馆中忙活得像个旋转不停的陀螺,从晨曦微露直至夕阳西下。待酉时一到,她才拖着疲惫身躯却又带着一丝欣慰,坐上了回苏家村的马车。马车缓缓前行,车内,岳神医几位老者正轻声交谈着,他们的声音在静谧的车厢内回荡,谈论的皆是这段时日救治病患的感悟与收获。
到了苏家门口,老王氏和苏老头早都在门口张望着,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吹,吹乱了他们苍苍的白发,却吹不散他们眼神中的热切与期待。老王氏不时踮起脚尖,伸长脖子朝着路的尽头张望,嘴里还念念有词:“这孩子,也不知道瘦了没,在医馆里肯定累坏了。”苏老头则双手笼在袖筒里,虽未言语,但那紧紧盯着道路的目光早已暴露了他心底的焦急。
看到苏青的马车回来!两人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赶紧迎上去!“乖宝,你总算回来了!都在等你回来过上元节呢!”老王氏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她迈着小碎步快速走向马车,脚下的积雪被踩得咯吱作响。
“奶奶,爷爷!天这么冷,您二老在门口等干嘛?我肯定会回来的!”苏青急忙跳下马车,三步并作两步走到两位老人面前,心疼地握住他们冻得冰凉的双手。
“哎哟,这不好多天没看到你了,想死奶奶了!快给我看看!”老王氏松开苏青的手,改为捧住他的脸,仔仔细细地端详着,目光在他的眉眼、脸颊、身形上来回游走。“哎哟,清减了很多!”她的眉头瞬间皱成了一个“川”字,眼神里满是疼惜与担忧,嘴里还不停地唠叨着:“在医馆里是不是没好好吃饭?给别人看诊固然重要,可也不能把自己的身子搞垮了呀,你要是累出个好歹,可让奶奶怎么活哟……”
“没事的,奶奶!咱们赶紧进屋去!外面太冷了!”苏青挎着老王氏的胳膊就朝院子里走。
“青儿啊,你不在家的这些日子,村里可清净不少,大家都念叨着你呢。”苏老头在一旁说道,眼神里满是骄傲与思念。
“爷爷,我这不是忙嘛,不过现在好了,怪病的事解决了,咱们能好好过上元节。”苏青笑着回应。
进了膳厅,“哎哟,乖宝,回来啦!”大伯娘道。
“大伯娘,这元宵看着就好吃,是不是您亲手做的?”苏青笑着问道。
“那可不,就等你回来尝尝我的手艺有没有退步。”大伯娘笑着把一碗元宵端到苏青面前。
苏青接过碗,先闻到一股浓郁的香甜气息。那元宵在细腻的汤汁里微微晃动,像是裹着一层晶莹的薄纱。她轻轻舀起一个元宵放入口中,糯米皮软糯q弹,牙齿微微一咬,瞬间一股甜腻的馅料流淌出来。黑芝麻的醇厚香味在舌尖散开,混合着淡淡的猪油香,甜而不腻,每一口咀嚼都能感受到馅料的细腻质感,仿佛将这上元节的喜庆与团圆都化作了实实在在的美味,在口腔里奏响一曲欢快的节日乐章。
苏青的三哥也凑了过来:“妹妹,这是三哥给你准备的上元节礼物!”
“谢谢三哥。”苏三郎宠溺地摸了摸小妹的头。
这时,苏致远也开口道:“乖宝,这次应对怪病,你可积累了不少经验,这也是你成长的大历练啊。”
“是啊,爹,在医馆里跟着师父,师兄他们,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也明白了医者的责任重大。”苏青认真地回答。
岳神医在一旁笑道:“乖徒儿悟性极高,又有一颗仁善之心,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苏青赶忙谦逊地说:“师父过奖了,这都多亏了您和各位师兄的教导与帮助,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学习。”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欢声笑语不断,温馨的氛围在膳厅里弥漫开来,上元节的欢乐在这其乐融融的对话中愈发浓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