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店家离着京兆府衙不远,若是赵普此时有些名声,应该能有人认识他。
结果大家都齐齐摇头没有听过这号人物,李从嘉自称是远房亲戚,来投奔大哥。
在京兆府中待了三日,打听了很多人,也见到过几个叫赵普的,但都明显不是。
毕竟几十万人口的都城,想要找个人还是难……
正当李从嘉想要放弃的时候,马成达却有个消息,说东坊市有个叫赵普的教书先生,主要以教授蒙童为主。
李从嘉也抱着试一试的心思,去看看他。
阳光明媚的一个上午,位于长安城东的一座简陋书院内,传来了朗朗读书声。
这是一座由几间草屋组成的小小学堂。
屋外栽种着几株桃花,微风轻拂,花瓣随风飘落,增添了几分诗意。
屋内,一名三十岁上下的青衫男子,正端坐于一张古朴的木椅上,面前摆放着一卷书册。
一群大约七八岁的孩童围坐在他周围。
赵普轻轻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今日的授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开蒙要训》!”
李从嘉恰在此时来到书堂旁边,听着朗朗读声。
此时还没有《三字经》、《百家姓》,这种后世最常见的开蒙读物,那是宋朝人编写的。
唐朝蒙童学的读物主要是《开蒙要训》和《孝经》。
书声琅琅,孩童们正在学习各种经典。
其中有一位幼童读完书后,问道:“赵先生,《孝经》中关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小幼童问道:“既然身体是父母给的,那如果为了这正义,需要牺牲自己,这是否就违背了孝道呢?”
那青年先生闻言,有些怔怔无言。
呆立良久,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幼童。
李从嘉在窗外看着这一幕,心道:“这个半吊子的教书先生,怎么一个小孩还给他问住了。”
在科举考试就有问对考验。
经义对答,作为一个教书先生,必会的一项能力。
这种针对《孝经》的解释,可以引用各种学说来给这个幼童解释。
李从嘉随口就能编出好几个来:“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舍生取义,为君子大义而舍小义,自然可以。”
可是这赵普却迟迟没有回话,只是一遍遍的默念着。
与后世挂在黑板上的半桶水的老师差不多,一样菜鸡。
赵普看着那双求知若渴的眼睛,缓慢的组织语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