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是很多人为之努力的方向,一个好的目标是我们前进时的灯塔,它的光让我们看清前方的路。在很多人的心中,有这样一个想法,与其把时间花在对未来的计划上,不如脚踏实地地苦干,这种想法十分偏颇,实干固然重要,但如果在实干中加入合理的计划,那么更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每个人做事,都有自己的目标,如果只是走一步算一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会让我们变得盲目。有目标才能更好的工作和发展,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向前看,我们才能看到更好的未来。
有这么一个故事: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
肯·莱文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多次向这儿的人寻问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是转回出发的地方。为了证实这种说法,莱文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就走了出来。
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肯·莱文非常纳闷,他雇了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是为什么。他们带了半个月的水,牵了两峰骆驼,肯·莱文收起指南针等现代装备,只拄一根木棍跟在后面。
十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八百英里的路程,第十一天的早晨,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这一次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斗星。
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他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轨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圆上千公里没有一点参照物,若不认识北斗星又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
肯·莱文在离开比塞尔时,带了一位叫阿古特尔的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诉这位汉子,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尔照着去做,三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阿古特尔因此成为比塞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我们的生命都在芝麻绿豆般的小事中虚度,毫无算计,也没有值得努力的目标。一生就这样匆匆过去,因此,我们都深受其害。有目标,才有明确的方向,有了方向,我们才有努力的动力,为了自己更好的未来。给自己设个目标吧!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存在着盲目性,糊里糊涂过日子。比如我们问一下对明天和后天的计划、预测,可能有些人一脸茫然地说:“我下午要干什么还没打算呢。”这就是可悲的惰性思维导致的没有目的,像这样盲目和麻木,又怎能赢得成功呢?在你迈出人生第一步的时候,就要有自己正确的目标和方向。有的放矢和盲目而为,是智者与愚人的区别。
学会向前看,才能明确自己要走的路,为自己设定目标,才能有动力在遇到任何困难下都坚持不放弃,可以说,目标是我们前进的导航仪。
第五节用希望迎接太阳
人的一生拥有的东西有限,没有的很多。我们可以没钱,也可以没地位等等,总之没有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没有希望。带着希望上路,满怀希望地迎接新的太阳,人生之乐,也许就在于此。用希望去迎接太阳,明天才能更加灿烂。
希望是我们生活的太阳,有了它,即使我们现在没有一切有利的条件,也可以感到温暖,有希望就会有动力、有未来。
三只青蛙掉进牛奶桶中。
第一只青蛙说:“这桶看起来太深了,凭我的跳跃能力是不可能跳出去了,唉,只怪自己倒霉,今天算是死定了。”于是,它等待沉入桶底去死了。
第二只青蛙说:“今天我终于知道什么叫命由天定了,想我一生好事做了很多,却落得如此下场,天道不公啊!”于是,它盘起后腿,一动不动地等着死亡的降临。
第三只青蛙打量着四周,说:“真是不幸,但我一定要设法跳出去,我还有很多事要做。现在我的后腿还能动,我要找到垫脚的东西,跳出这可怕的桶。”
于是,第三只青蛙一边划一边跳,前两只青蛙不无嘲笑地说:“算了吧,还是别费力气了,有什么用呢?”
第三只青蛙说:“两位兄弟,我们还有希望,你们看,牛奶已经在搅拌下变成了奶油块,我们一起努力,我保证,我们有生还的希望!”
前两只青蛙观察着奶油的变化,真的看见了希望,于是,它们一起努力。终于,在奶油块的支撑下,它们跳出了奶桶。
两只青蛙出来后,非常感激第三只青蛙,它们疑惑地问道:“你怎么知道牛奶会变成奶油块的?”
第三只青蛙回答:“事先我也不知道奶油可以变成奶油块,但我知道,我要活下去,我有这个希望,所以,我一定要付出努力。事实证明,当希望还在,一切都会好起来。”
人有了希望,才有寄托,才有奔头,希望将不可能变为可能,有希望的地方,才是太阳的居住地。从现在开始,给自己人生以希望,用希望来创造更加理想的生活。
一位老人百岁时,不仅功成名就,子孙满堂,而且身体硬朗,耳聪目明。在他百岁生日的这一天,他的子孙济济一堂,热热闹闹地为他祝寿。
在祝寿进行中,他的一个孙子问:“爷爷,您这一辈子,在那么多领域做了那么多的成绩,您最得意的是哪一件呢?”
老人想了想说:“是我要做的下一件事情。”
一个孙子问:“那么,您最高兴的一天是哪一天呢?”
老人回答:“是明天,明天我就要着手新的工作,这对于我来说是最高兴的事。”
这时,老人的一个重孙子,虽然还30岁不到,但已是名闻天下的大作家了,他站起来问:“那么,老爷爷,最令您感到骄傲的子孙是哪一个呢?”说完,他就支起耳朵,等着老人宣布自己的名字。没想到老人竟说:“我对你们每个人都是满意的,但要说最满意的人,现在还没有。”
这个重孙子的脸陡然红了,他心有不甘地问:“您这一辈子,没有做成一件感到最得意的事情,没有过一天最高兴的日于,也没有一个令您最满意的子孙,您这一百年不是白活了吗?”
此言一出,立即遭到了几个叔叔的斥责。老人却不以为然,反而哈哈大笑起来:“我的孩子,我来给你说一个故事:一个在沙漠里迷路的人,就剩下半瓶水,整整五天,他一直没舍得喝一口,后来,他终于走出大沙漠。现在,我来问你,如果他当天喝完那瓶水的话,他还能走出大沙漠吗?”
老人的子孙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能!”
老人问:“为什么呢?”
他的重孙子作家说:“因为他会丧失希望,他的生命很快就会枯竭。”
老人问:“你既然明白这个道理,为什么不能明白我刚才的回答呢?希望,正是我生命不竭的原因所在啊!”
希望是生命的源泉,只要人生还有希望,生命就不会枯竭。希望是每个人都应有的生活态度,只要心还在跳动,生命就将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