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京,说得简单,实则十分繁琐。
古代不比现代,交通不便,根本做不到“说走就走”。
在现代,搬家只需打个包,再找个搬家公司就能解决。
而在古代,搬家什么的,就牵扯得太多太多。
首先,王姮、王棉需要处理名下的产业。
两个小姑娘,平日里并不张扬,但实际上,两人的产业真的非常非常的多。
这还不包括已经上交给杨睿的船坞、工坊等。
大大小小的田庄,两人就各自拥有十几座。
还有沂州、河东等各地的店铺,她们都不是一个一个的计算,而是半条街、半个商圈儿。
这么多的产业,留在原地,再安排靠得住的管事,倒也可以。
但,沂州距离京城太远,且即便没有“人走茶凉”,也要深谙“县官不如现管”的道理。
王姮、楼彧确实尊贵,刺史都不敢招惹。
可架不住他们的产业太多、太值钱。
几乎就是整个沂州最好的、最繁华的地段,三分之一甚至是一半,都在三人名下。
财帛动人心,为了钱,多少人铤而走险?
就算陆怀瑾等官员本身不会犯蠢,也要预防他们的家人,属下等“利欲熏心”,继而强取豪夺。
“还是处理一部分吧。”
王姮看着厚厚的账册,一打一打的房契、田契等,幽幽的叹息着。
再者,去了京城,他们也要置办产业,需要充足的银钱。
将沂州、河东等地的产业处理些许,既不那么的扎眼,免除麻烦,还能抽调出银钱。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
王棉点点头,她比王姮更需要套现。
她与萧无疾已经定亲,婚期就在明年。
进了京,她不但要给王家置办产业,还要给自己置办嫁妆。
这些都需要钱。
另外,“贵”得只剩下一个姓氏的萧家,也需要她这个女财神贴补。
王棉:……钱钱钱!还真是哪里都少不了。
田庄,只留下最核心的几个,其他或是偏远,或是质量不好的,卖掉。
店铺,只要繁华地段、重点码头的,其他的,亦都可以拿来做人情——好东西哪怕是卖,那也是一份人情呢。
比如陆怀瑾,比如河东等几县的县令、主簿等。
他们哪怕花了钱,也会感念琅琊公主和王郡君的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