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船稳稳地浮在水面上,在阳光的照耀下,那崭新的船身泛着耀眼的光芒。
官员们中发出阵阵惊叹声,有人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有人则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袁可立和孙元化带着官员们登上战船。
袁可立迈着大步,走在前面,每一步都坚实有力,显示出他作为督师的威严。
他的目光在战船的每一处游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孙元化作为登莱巡抚,没有丝毫的官架子,则像一个热情的主人,向其余下属官员们介绍着战船的构造和工艺。
毕竟他是大明技术性官员。
他的脸上满是自豪,手抚摸着战船的栏杆,眼中闪烁着光芒。
“督师大人,此战船全长130米,宽40米,有三层战斗甲板,可承载兵马三百余人呐!”
孙元化兴奋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那是激动的表现。
袁可立微微点头,目光中露出满意之色,他说道:“嗯,孙大人,你辛苦了!此乃我大明之利器,定要好好查验。”
孙元化回道:“不辛苦,和督师一起共事,我孙元化十分痛快!”
两人对视一眼,都爽朗的哈哈大笑起来。
当他们来到火炮区域,看到那密密麻麻排列着的红衣大炮和船载佛郎机。
共一百零八门,单边就有54门,官员们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有官员惊叹道:“此等火力,真是闻所未闻啊!”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满脸的震撼。
还有官员张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拢,只是呆呆地看着那些黑黝黝的炮口。
袁可立和孙元化仔细地检查着船体的质量,他们时而蹲下身子查看木板的拼接。
时而用手敲击船身,倾听那声音判断内部结构是否稳固。
袁可立眉头微皱,眼神专注,他的手在船身上摸索着,感受着每一处的纹理。
负责建造战船的官员,则在孙元化的身旁认真地记录着一些要点,嘴里还念叨着一些数据。
检查完毕后,孙元化恭敬地对袁可立说:“督师大人,战船已准备就绪,是否发号施令,验一验这新战船的火力?”
他微微弯腰,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袁可立爽朗一笑,大声说道:“好!今日就让我们看看这战船的威力!”
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在整个战船上传开。
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那笑容仿佛有一种魔力,让周围的人都热血沸腾起来。
随着袁可立的命令下达,船上的侍卫迅速传达,战船指挥人员开始行动起来。
战船缓缓启动,先是缓慢地航行,调整着方向。
袁可立站在船头,身姿挺拔如松,他的披风在海风中猎猎作响。
他的眼神望向远方,那是一种掌控全局的气势。
孙元化在一旁紧紧地盯着战船的操作,他的双手不自觉地握紧,脸上略显紧张。
新战船逐渐加速,在海域上肆意驰骋起来。
官员们有的兴奋地呼喊着,有的则紧紧抓住栏杆,脸上既有兴奋又有一丝害怕。
“看这速度,真是太快了!而且如此稳健,真是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