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防止京兆府的官员故意不记录办过的案子,吏部还有专门接收百姓“告状”的部门。可别觉着百姓们嫌麻烦或是不懂就不去告了,京城百姓们可都是热心肠,若是有人在路上抱怨让路人听见了,保管就有人站出来带着去吏部“告状”了。
因此,京兆府的官员,俸禄也会比同品阶的高上一等,毕竟这日子,实在是不好过。
每回听谢回说京兆府时,沈沅都觉得大理寺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地方,也不必跟太多人打交道,一门心思办案子就得,沈沅在大理寺几年之后,时常忘了自己原来还有一个“听人心事”的能力,真正到了办案的时候就能发现,这个能力其实一开始是派不上用场的,就算是要听,那也得有个人才行啊。
沈沅的能力在大理寺确实能有大用处,但是沈沅也是真正喜欢这些事儿的,毕竟从小时候起,沈沅就时常听着她爹给她讲的各种案子下饭,也能称得上一句“家学渊源”了。
谢澄七岁,沈周行十二岁那年,沈耘决定要辞官了。年纪不小了,干多久是干呢,不如早些告老在家,好好享受享受儿孙绕膝的日子,再一个儿女接连升迁,沈肃已经从原先的文选司员外郎升任为文选司郎中,闺女也是大理寺寺正了,在黔州多年的侄儿沈端,升任为黔州知州,依旧跟他付出最多心血的云阳县百姓在一处,并且日后还会有更多。
因此沈耘辞官,也有不想叫沈家太扎眼的缘故,他辞官后,头一件事就是带着母亲,还有孙子和外孙女儿一块回金陵住了几个月,毕竟金陵才是沈家的根。这回回到金陵,沈老夫人就不想再回京城了,人年纪大了,金陵是待了半辈子的地方,说什么都舍不得走了。
不过好在金陵也不止老母亲一人,兄长沈耜比沈耘还早两年告老还乡,金陵家中有兄嫂在,沈耘也能放心些。
沈老夫人回金陵的第二日,方老夫人就上门来了,这两个老太太还是如往常一样,一见面就是斗嘴,一个说你大孙子这么大年纪了,还没娶妻,八成是要打一辈子光棍儿的了,另一个说你孙子考了小半辈子科举,到现在还是个秀才,一辈子没有个当官儿命……
着实让人哭笑不得,不过两家小辈心里都明白,到了这么大的年纪,就算是有个人能让自己惦记着吵架,也是一件好事呢。
沈耘带着两个孩子,去看望了自己的妻子,他在京城不能时常回来,但这么多年从来都觉得妻子就在自己的身边,这回回来,他特意在坟上种了一棵合欢花树,等将来自己去了,回到这里的时候,这棵树应当就很大了,到时他与妻子就能在这棵合欢花树下相会了。
回京之前,沈耘还带外孙女去了一趟钟家,这个时候钟老夫人已经有些糊涂了,眼睛也不大看得清了,一看见貍儿便抱着她叫闺女,老夫人似乎忘了女儿已经不在的事情了,家里人反倒觉得庆幸,不记得也好,不记得就不会难过了。
在金陵住了几个月后,沈耘又要回到京城了,但是走到兖州时,顺道去看了看侄女一家,卢讷如今已经是县令了,是灵溪县的一方父母官了,沈汐与人合办的女子学堂也很红火,学堂不止教女子读书,也教授武艺、医术、厨艺、裁剪刺绣等等,就算于读书一道不擅长,日后也能靠自己的手艺吃饭。
两人的女儿小棉花,自小就对医术有兴趣,还立志说以后要做大夫走遍大昭,爱女如命的夫妇俩,除了让女儿学医术之外,还另外找了好些武学师傅来,毕竟没点傍身的功夫,怎么放心女儿日后外出闯荡呢?
在灵溪县逗留几日之后,祖孙三人就准备走了,再过几日就是八月十五,一是中秋,第二日又是沈沅的生辰,可不能耽误了日子。
刚进城,貍儿就忍不住撩开了车帘子,
“外祖父快看,娘和爹来接我们啦!”
番外(三)红颜自有凌云志
“夫人,有您的信。”
沈沅接过信一瞧,发现字迹挺熟悉,笑道:“是邱大夫送来的信。”
青黛听见自己啊姑娘说是邱大夫,也笑了:“是呢,邱大夫随夫君去上任都有大半年了呢。”
邱灵心的丈夫科举之后,因为只是同进士出身,等了好些时候才等到授官的消息,而且去的地方是云州一个偏远县城,官职是主簿。
去的地方偏远,冬日又冷,邱灵心的丈夫舍不得妻子一块过去受苦,就想着自己一个人去,让妻子留下京城,但是邱灵心却不同意,两人甚至因此还吵了一架,不过就是吵架,也是因为两人都在为对方着想。
当然最后还是邱灵心“赢了”,两人最终决定要一起过去,邱灵心当时对沈沅说:“我去也不只是为了跟着阿延,我知道越偏远的地方就越缺大夫,我爹娘这些年也已经走了不少地方,他们说很多地方的人,病了只能忍着,或是找村里懂点门道的村医看看,要么就自己上山采点草药胡乱吃了,我帮不了所有的人,但是多看一个人,也许就少了一个人被疾病折磨。”
所以当时邱灵心离开的时候,沈沅给她准备了不少的药材带着,也让她有事就写信给她。
沈沅拆开信件,邱灵心说了自己在云州饮马台县的日子,这个县城几乎就是大昭的边界了,大昭太祖时期,还一直经历战乱,直到先帝那时候才收回了这座县城,此后便一直休养生息,不过因为地处偏远,还常有封杀,冬季又长又冷,种地种不出什么,百姓大多靠放牧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