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朱瞻基带路,朱予焕自然不必担心自己误闯前朝,父女两人沿着宫道到了前朝,守卫看着倒是比之前朱棣还在的时候更加森严,让朱予焕颇有些意外。
不过仔细想想,这新帝继位,虽然皇上皇后接手了紫禁城的各种事务,但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全部理清,保持警惕、保护自己还是很有必要的。
眼看着到了门口,朱瞻基停下脚步,再次对女儿叮嘱道:“焕焕,你现在可是郡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一会见到你的皇爷爷要谨慎说话,知道吗?”
见自家亲爹还是不大放心的样子,朱予焕点点头,应声道:“焕焕明白,奶奶和娘教过的,皇家是天下之表率,肩担责任,自然要谨言慎行。”
朱瞻基面露欣慰之色,伸手拍了拍她的头顶,道:“好。”
父女两人刚说完话,就看到不远处有三位大臣走了出来,其中两人身着绯色官袍,可见是四品以上的官员,等到几人走近,朱予焕才看到他们身上缀着正二品的锦鸡补子和正三品的孔雀补子,唯一一位身着青袍、缀白鹇的在其中格外显眼。
不过朱予焕见三人关系亲密,便知道这位五品官员应当也不容小觑。
朱予焕正在那里猜测三人的身份究竟是谁,三人已经走到了朱瞻基面前,行礼齐声道:“臣拜见太子殿下。”
朱瞻基嘴角带着笑意,温声道:“先生们起身吧。”待到三人起身,他这才对朱予焕介绍道:“这位是勉仁先生,你应当听皇后娘娘提起过。”
朱予焕自然是听过的杨荣的大名的,毕竟早年杨荣担任右春坊右谕德,是太子属官,与朱高炽交往密切。
朱予焕立刻乖乖行礼,道:“见过勉仁先生。”她扬起小脸,笑着说道:“勉仁先生有功于国家社稷,我时常听皇爷爷和爹爹提起呢。”
先前随军出征的杨荣快马加鞭回京传递朱棣死讯,可谓是东宫的大功臣,朱高炽本就和杨荣十分亲近,更是在登基之后迅速拔擢杨荣担任太子少傅、资善大夫、谨身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并食三禄,即便杨荣请求辞去尚书俸禄,朱高炽也仍旧坚持封赏,两人的感情深厚可窥一斑。
朱瞻基看到朱予焕这样乖巧行礼,立刻明白了朱予焕的小心思。
按礼节说,没有郡主向大臣见礼的道理,可若是换作师生,学生自然是要向老师行礼的。
这小丫头是想先提前行了这“拜师礼”呢。
三人见朱瞻基亲手牵着朱予焕,一下便猜出她正是那位享受两代帝王殊荣的顺德郡主,见她秾纤得中、进退有度,一看便知道她聪明伶俐。
杨荣微笑开口道:“郡主谬赞了,臣之前便听陛下提起郡主自幼聪慧异于常人,小小年纪就能读书写字、弯弓射箭,今日一看,郡主果然是天生英才。”
朱予焕回答道:“和爹爹相比,焕焕算不上聪明伶俐,只是身为郡主,不能甘于人后,所以才勤加学习。”
朱瞻基很是满意自家女儿的回答,又道:“这是东里先生,如今任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
这位也是老熟人了,那就是之前送书的杨士奇,号东里。他时常送典籍献给太子,太子妃在旁边看书的时候,朱予焕也跟着读了好几本,大多是宣扬仁政的圣贤典籍,便足以看出杨士奇的主张究竟是什么。
“见过东里先生。”
杨士奇神情倒是很谨慎,只是躬身道:“岂有郡主向臣子行礼的道理,是臣向郡主见礼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