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春晚的最后一个节目就这样让许多人彻夜难眠,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大人们的笑容不像过年前那么多了,只有小孩子依然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中。
这种情况直到初五上班后,二代在高层讲话发表了既定政策不变的讲话,这才稳定了人心。
当然了,常正阳整出来的这个节目,也提醒了二代,确实不能任由某些人利用权力空手套白狼,应该做一些制度上的微调。
不过这些已经和常正阳无关了,如今的局势还不是他真正出手的时候。
虽然他有这个能力出手,但是别人只会口服心不服,反而会遭人恨,还不如等毛熊到了以后再出手,那时候阻力就会小很多。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社会上天天有人一夜暴富的新闻,每个人都开始浮躁起来。
大街上的摩托车越来越多,就连私家车也不再少见。
胡同里的老人不断的去世,常正阳有时候在饭后散步的,路过那一家院子的时候,突然就想起这家的老人在最近去世了,就忍不住感慨。
如今的他为了避免引人注意,特意给自己加了一层心灵伪装。
现在他在别人的眼里,就是一个两边的头发有些斑白,略微有些法令纹,气质很成熟的中年帅气大叔的模样。
越来越多的熟悉人走了,譬如93号院的一大妈,就在前几天走了,常正阳看到易中海那精气神,就知道对方也就在这两年了。
他再想想自家已经九十几高龄,却依旧健步如飞,精神抖擞的姥爷和姥姥,也是一阵感慨。
这叫做命,姥爷他们比易中海大二十多岁,他们能活到一百二,易中海却没几年活头了。
岁月流转,告别了八十年代,时间来到了九十年代。
胡同里的年轻人只要有条件的,纷纷搬走了,住进了楼房里,胡同里除了中老年人,更多的就是外地来燕京寻找机会的北漂们。
社会的变化是巨大的,粮票,布票什么的都取消了,大家再也不用排队抢购物资了,商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只要你有钱,想买多少就买多少。
人们的穿着打扮也是五彩缤纷,各式各的,夏天的时候,穿黑丝的摩登女郎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了。
缝纫机,收音机,自行车,手表这老三转一响不再是大家的追求了,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彩电,洗衣机,冰箱,电话机和摩托车才是新的三转一响了。
当然了,新三转一响不算什么,家里有腾飞电脑,出门皮带上挂着腾飞手机,还有腾飞轿车钥匙人,绝对是燕京城里最靓的仔,回头率绝对是百分百的。
常正阳提着今天刚钓的鱼走进95号院,看到花厅里自家老娘郭女士正在和一个打扮时髦的贵妇人谈的正开心。
“娘,今天我在密云水库钓了点鱼,给你放在厨房了。”
郭女士转头对常正阳招手道:“儿子你过来,还认得她吗?”
本来打算就打个招呼就走的常正阳不由得停下脚步,仔细打量对面的这个贵妇人,对方正笑吟吟的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