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殿内的杨一清尚书、梁尚书、杨廷和尚书、牟指挥使、黄督主和孙督主,则越听越胆寒。
九场胜利!
就代表道教、佛教,至少有一派,九成的道观或寺庙要被毁去,门徒要被还俗或驱散。
这谁输的起?
再说。
道教、佛教,始终在势均力敌的状态,大真人,大法师,慧能、机辩者,都有不少,真辩论起来,谁不可能达成完胜的成就。
输、赢,皆在两说之间。
不论谁赢,都会是惨胜。
更缺德的是。
那输掉的人,要蓄发为道,或剃发为僧。
堂堂大法师,大真人,信了一辈子佛,信了一辈子道,临了临了,改换门庭了,怕是能直接血溅当场。
这不是辩论,而是搏杀。
根本输不起!
“朕没有立国教之念。”
朱厚照点点头,又摇摇头道。
诱饵可以下。
但国教不能真的立。
“陛下,道教、佛教经典之中,有诸多含糊不清之处,譬如说“神仙可学不可学”、“老子化胡经”、“老子八十一化图”等辩题,道教也好,佛教也罢,很难说服彼此,那任何一方取胜,都要依靠外力,而外力,就是朝廷。”
王守仁委婉道。
这世间的道理。
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尤其是顶峰相见时,很难说对方的路走错了。
在未仕途前,他曾遍查古籍经典,由皇帝组织的道、佛大辩论,共有十四次。
其中。
道教输了七次,佛教输了四次,不分上下三次。
“巧合”的是,组织大辩论的皇帝喜欢哪教,哪教就会胜利,不偏不倚时,两教就会打平手。
更“巧合”的是,在唐朝时,道、佛大辩论共六次。
佛教赢多输少,确切地说,仅输了一次,但就那一次,唐武宗李炎,就搞了个“会昌灭佛”。
胜利的天平,至始至终,在掌权者手中。
国朝虽是以国教组织道、佛大辩论,但又没说一定要确立国教。
就不能道、佛两派各赢八场各输八场,在第十七场时打平吗?
等捣毁了八成道观和寺庙,驱散还俗八成道士和僧人后,于国朝而言,道佛之害,就降低了一大半。
到那时,元气大伤的道教,佛教,生死予夺,皆在陛下,在朝廷的一念之间。
“吾皇圣明!”
“元帅大智慧!”
杨一清尚书等人拜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