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历经二十万字出头,第二卷的内容终于写完了。
真的很不容易::>_<::
能看到这里的,估计很少很少,感谢大家的支持。
这里还是按照惯例,给大家说一说这一卷写完之后的感想吧。
首先还是先给自已的发挥打分。
如果满分是10分的话,这一次我只能给自已打6。5分,勉强及格。
一是因为这一卷我自认为写得比较水,特别是最后几章十几章的时候,整个人写作状态特别差,完全就是不知所云。
就像第一卷的卷末感言里写的那样,第二卷我想要尽力往悬疑的方向上面去靠。
但很显然,我失败了。
因为我自已摸索,很难摸到悬疑感应该怎么来塑造。
别人的悬疑:草蛇灰线,伏笔揭露的时候令人头皮发麻,结局揭晓的时候让人直呼过瘾。
而我的悬疑,仅仅只是抛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然后在不同的时间点,生硬地引出,再加上一些人物的心理描写来阐述明白。
所以我的第二卷的悬疑感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塑造出来,这是我的失败,我还是太高估自已,觉得一个作者可以想什么就写出什么。
如果真能这样的话,金字塔顶端的大神为何仅仅只有寥寥数人。
除了高估了自已的笔力,完全没有塑造出悬疑感之外,我还高估了自已的阅历。
之前说过,作者是一个在校大学生,是物理师范专业的。这些按下不谈,我以为自已修过马哲、学过毛概,选了西方文论课,就会比别人懂得更多,比别人想得更深,所以我要给第二卷一个很高很深的立意,我要震惊所有人!
但事实证明我失败了,第二卷的主基调是对真与假的探讨,我连真和假是什么都没有真正弄清,仅仅只是根据我的理解,再杂揉一些西方先贤对于这方面东西的探讨,就直接硬上了。
这就导致了第二卷后半卷的不知所云,似乎通篇想要讲大道理,但却根本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一样。
没办法,肚子里没墨水。
这也导致我对我自已所设计的结局有些不太满意。
有种不知所云的文青病。
还有一点,先前也跟大家报备过,因为期末周的缘故,要复习期末考的课程,所以写书和复习考试碰撞在一起之后,让我有些猝不及防。
所以复习考试那几天,我只能拿出很少一部分时间写书,要把主要心思花在考试上。
所以这就出现了很致命的一个问题:我第二卷原本设计的一些伏笔都被我忘掉了(捂脸哭),所以后半卷的剧情断断续续,有些甚至不太合理。
这个教训告诉我,写书要不仅要有大纲,还要有细纲,这样才不至于出现这种顾头不顾尾的悲剧。
整个第二卷的视角在瑞尔和亚尔维斯、世界和虚空、小镇中的众人三者之间来回切换,让人有些眼花缭乱。
也许我可以说这是三线结构叙述(bushi)
所以啊,总结了以上缺点之后,我给自已的第三卷做出了一些要求:
1。把细纲写好,让剧情具有连续性和跌宕性,要符合小说的最基本的要求
2。减少无意义的水文,把语言精简,小说重要的不是文笔,而是怎么把故事讲明白,所以第三卷,我要让整个故事贯通起来,而不是一章读完,感觉作者似乎说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