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原本已经放松的身子微微一僵。
他知道“以德配天”这一典故,甚至还能背出书中的原文,但若深究起来,这可是个十分讲究的题目,稍有不慎就会落入李时中的圈套。
更何况,这分明就是针对自己的又一次刁难!
他看了一眼站在讲台后,双手拢在袖中的李时中,又瞄了瞄朱允炆,后者冲他投来一个担忧的眼神,显然也看出了先生的“险恶用心”。
朱雄英垂下眼眸,快速地在脑海中梳理着对策。
他知道,若直接背书或公式化地回答,难免会被李时中抓住话柄;可若答得太过创新,李时中很可能还会挑刺。
思来想去,他决定换一种方式,既不给先生挑错的机会,又要展现自己的独特见解。
他轻轻抬起头,目光澄澈地望向李时中,语气平稳:“先生,‘以德配天’大意是指,君王应以德行教化天下,与天道相合。但本殿下以为,‘以德配天’不仅是一句道理,更是一种行动。”
李时中眉头微挑,饶有兴趣地问道:“哦?行动?太孙殿下何出此言?”
朱雄英稍稍直起身子,继续说道:“古之圣君,以德治天下,便如商汤‘载民以德’,禹‘勤行德治’,不仅仅停留在口头,更在实际施政中,让百姓感受到德行的光辉。”
“本殿下以为,‘德’不仅是天子的道德,也应是天子对百姓的责任。比如减税,开渠,或让百姓能吃到好盐,皆可谓是‘以德配天’的表现。德行若能落实到百姓的柴米油盐之中,才是最为真实的‘以德’。”
此言一出,学堂里一片寂静,几个年幼的皇子都不由得投来佩服的目光。
朱允炆更是目光发亮,似有赞叹之意。
就连李时中,脸上原本带着几分刁难意味的笑意也僵住了。
先生被他这番软中带硬的话堵得无言以对,只能尴尬地点了点头。
“嗯……殿下说得也有几分道理。既然如此,那这篇《汤誓》,明日请殿下默写全文并详细注解,便算弥补今日所缺。”
“是,先生。”朱雄英嘴上应着,心里却暗暗叹气:果然还是要绕回到背诵上……这学堂真是令人头疼。
他坐回自己的位置,感到身后朱允炆偷偷伸手戳了戳他的胳膊,低声说道:“雄英哥哥,你真厉害,先生被你说得都不知如何反驳了。”
朱雄英瞥了他一眼,嘴角微微扬起:“这不叫厉害,这叫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又不是没被刁难过几回了,早就习惯了。”
朱允炆忍不住捂嘴偷笑,但朱雄英随即皱起眉头,叹了口气:“不过,这学堂还真是个让人难以消停的地方……明天还得背《汤誓》,真是麻烦。”
这时,朱允熥凑过来,小声说道:“雄英哥哥,要不……我回去帮你抄一份?先生可能明天只检查您,不会管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