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知义挠了挠头,有些无奈地说:“若是按照老师的说法,皇帝确实是个高明的棋手。
可是老师对于皇帝的看法并不好,不是从亲情的角度上来看,而是从棋手的角度来看。”
“先落子,主要是下棋,又不是听着你吹牛。”
马知义落下棋子,将视线放到周玄的身上,周玄也落下一子。
周玄笑着说:“皇帝确实是个很高明的棋手,但是他不是个好棋手,至少他连棋道都不遵守。”
马知义的心思没放在棋局上,“可是老师刚才说,你要教给我的,就是不遵守棋道的下法。”
周玄神色自若地落下一子,“那是因为你我本就不是高明的棋手,也不是遵守这些事情的棋手。
或许你觉得我在同你说大道理,其实不然,我在讲皇帝究竟如何处理棋局。
皇帝知道何处该落子,何处不该落子,但是他从来不会去管,因为他根本不把棋子当成棋子。
也就是说,他不把人命当成人命,你或许会觉得身为皇帝,哪怕是如此行事,也是情理之中。”
马知义点点头,“不瞒老师,学生确实有此想法,学生以为,成大事者,不能在意个人的死生,
或许学生的想法有些偏激,但是我以为,我们不能用这些想法去评价一位帝王。”
周玄没有否认他的话,也没有赞同。
“可并不是如此,我说一件你们大多数人不知道的秘密。
当年的河川之战,世人所认为的真相,其实都是突厥进犯大魏,大魏被迫反击。
其实不然,河川之战时,突厥内部正在混战,皇帝想要借机从突厥那里获得利益。
可是突厥那边并未同意,那几位可汗对大魏的态度还是不和善的。
也就使得皇帝动了别的心思,既然对方不愿意同大魏合作,那么大魏就不同突厥合作。
于是皇帝就安排当时的河川守将,率领自己的亲信,屠戮众多百姓,甚至于还屠戮一部分不属于皇帝的士兵。
当初的河川惨案,震惊朝野,甚至于民间都在讨论着对抗突厥。
可是河川之战,确定是由突厥引发的吗?
你也是熟读军书的,自然清楚突厥当时在内乱,有人会在己方内乱的情况下,选择进犯地方的。
姑且会有那样的人,可是你不觉得其中蹊跷。”
周玄对此事很清楚,虽说周羽是个彻头彻尾的坏蛋,可是周羽在任时,也是做了一些好事的。
比如说周羽为了让皇帝的名声不好,安排人想要降低皇帝对河川之战的影响。
却不曾想经过调查,发现河川之战确实是大魏的胜仗,也是皇帝的指挥。
但是皇帝对于河川的指挥太多了,以至于河川守将吴宇所做的一切,都是皇帝准许。
这种话换做是别人知道,或许不会觉得有不同之处,但是被周羽知道后,周羽就将此事宣传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