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做最得力的员工 > 第九章 职场规则 做人与做事一样重要(第3页)

第九章 职场规则 做人与做事一样重要(第3页)

例如,秘书科的小李在接到一家客户的生意电传之后,立即向经理作了汇报。可就在汇报的时候,经理正在与另一位客人说话,听了小李的汇报后,他只是点点头,说了声:“我知道了。”便继续与客人会谈。

两天以后,经理一个电话把小李叫到了办公室,怒气冲冲地质问小李为什么不把那家客户打来的生意电传告诉他,以至于耽误了一大笔交易。莫名其妙的小李本想向经理申辩两句,表示自己已经向他作了及时的汇报,只是当时他在谈话而忘了。可经理连珠炮式的指责简直使她没有插话的机会,而站在一旁的经理办公室主任老赵也一个劲地向小李使眼色,暗示她不要申辩。这更是弄得小李糊涂不解。

经理发完火后,便立即叫小李走了。一块出来的老赵告诉小李,如果你当时与经理申辩,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听了老赵的话,小李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弄不清其中的奥秘。事情过了很久,小李才逐渐明白了个中的三昧。

原来,这位经理也知道小李已经向他汇报过了,也的确是他自己由于当时谈话过于兴奋而忘记了此事。但是,他可不能因此而在公司里丢脸,让别人知道他渎职,耽误了公司的生意,他必须找一个替罪羊,以此而为自己开脱。所以,经理的发怒与其说是针对小李,还不如说是给全公司听的。但是,如小李不明事理,反而据理力争,这样,不仅不会得到经理的承认,而且很可能因此而被解雇。

那么是不是在上司错怪了自己之后,都不要去申辩呢?切不可简单下这样的结论。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上述例子,便可发现,经理之所以如此责怪小李,小李之所以不能申辩,是因为事关经理自己本身。假如事情不是这样,那就另当别论了。

在这里还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在一些小事情上,特别是没有太大干系的事情上,给领导错怪了,便大可不必去申辩。因为,上司总是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希望不出大乱子,希望大家都听他的。如果你为了一点小事便不厌其烦地为自己申辩,以至于给上司造成种种过多的麻烦,那尽管你的申辩是正确的、有力的,其客观效果也并不好,反而会使上司讨厌你,认为你心胸狭窄,斤斤计较。

所以说,适当地“糊涂”是医治这种情绪病的良方。对人对事,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就大可“糊涂”待之。“糊涂”者,指不必事事计较谁是谁非;不去时时考虑个人得失;不去每每分析谁占了我便宜;不去常常思量自己有没有吃亏。

如果你觉得有必要予以申辩,使用的语言和态度如何是十分重要的。对此,除了考虑到当时上司的心情以及上司的性格特点与工作方式以外,非常重要的是,你切不可表现出一种蒙受冤枉的委屈状,而应该表现出一种非常豁达的态度,首先肯定对方也许是无意中错怪了自己,这样,便给对方一个很好的台阶,以便于改变自己的观点。另外一点是,在申辩过程中,最好是多用事实讲话,用事实证明自己没错,而不要直接地用语言表示自己没有责任。最好是避免在语言中出现:“不是我的错”、“我没有责任”之类的话,以免直接地刺激对方,使对方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

包容他人的过错

古人云:“冤冤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是一种宽容,一种博大的胸怀,一种不拘小节的潇洒,一种伟大的仁慈。从古至今,宽容被圣贤乃至平民百姓尊奉为做人的准则和信念,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并且视为育人律己的一条光辉典则。

在日常工作中,难免会发生这样的事:关系很不错的同事,无意或有意做了伤害你的事,你是宽容他,还是从此分手,或伺机报复?有句话叫“以牙还牙”,分手或报复似乎更符合人的本能心理;但这样做了,怨会越结越深,仇会越积越多,真是冤冤相报何时了。如果你在切肤之痛后,采取别人难以想象的态度,宽容对方,表现出别人难以达到的襟怀,你的形象瞬时就会高大起来。你的宽宏大量、光明磊落使你的精神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你的人格折射出高尚的光芒。宽容,作为一种美德受到了人们的推崇,作为一种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

二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激战后两名战士,部队失去了联系。这两名战士来自同一个小镇。

两人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安慰。十多天过去了,仍未与部队联系上。这一天,他们打死了一只鹿,依靠鹿肉又艰难度过了几天。可也许是战争使动物四散奔逃或被杀光,这以后他们再也没看到过任何动物。他们仅剩下的一点鹿肉,背在年轻战士的身上。这一天,他们在森林中又一次与敌人相遇,经过再一次激战,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敌人。

就在自以为已经安全时,只听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幸亏伤在肩膀上!后面的士兵惶恐地跑了过来。他害怕得语无伦次,抱着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并赶快把自己的衬衣撕下包扎战友的伤口。

晚上,未受伤的士兵一直念叨着母亲的名字,两眼直勾勾的。他们都以为他们熬不过这一关了,尽管饥饿难忍,可他们谁也没动身边的鹿肉。天知道他们是怎么过的那一夜。第二天,部队救出了他们。

事隔30年,那位受伤的战士安德森说:“我知道谁开的那一枪,他就是我的战友。当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他发热的枪管。我怎么也不明白,他为什么对我开枪。但当晚我就宽容了他。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身上的鹿肉,我也知道他想为了他的母亲而活下来。此后30年,我假装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战争太残酷了,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来,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那一天,他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他,我没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几十年的朋友,我宽恕了他。”

即使一个非常宽容的人,也往往很难容忍别人对自己的恶意诽谤和致命的伤害。但唯有以德报怨,把伤害留给自己,才能赢得一个充满温馨的世界。释迦牟尼说:“以恨对恨,恨永远存在;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

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与第二任总统亚当斯从恶交到宽恕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杰斐逊在就任前夕,到白宫去想告诉亚当斯说,他希望针锋相对的竞选活动并没有破坏他们之间的友谊。但据说杰斐逊还来不及开口,亚当斯便咆哮起来:“是你把我赶走的!是你把我赶走的!”从此两人没有交谈达数年之久。直到后来杰斐逊的几个邻居去探访亚当斯,这个坚强的老人仍在诉说那件难堪的事,但接着冲口说出:“我一直都喜欢杰斐逊,现在仍然喜欢他。”邻居把这话传给了杰斐逊,杰斐逊便请了一个彼此皆熟悉的朋友传话,让亚当斯也知道他的深重友情。后来,亚当斯回了一封信给他,两人从此开始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信往来。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宽容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

宽容意味理解和通融,是融合人际关系的催化剂,是友谊之桥的紧固剂。宽容还能将敌意化解为友谊。戴尔·卡耐基在电台介绍《小妇人》的作者时心不在焉地说错了地理位置。其中一位听众就恨恨地写信来骂他,把他骂得体无完肤。他当时真想回信告诉她:“我是把区域位置说错了,但从来没有见过像你这么粗鲁无礼的女人。”但他控制了自己,没有向她回击;他鼓励自己将敌意化解为友谊。他自问:“如果我是她的话,也会像她一样愤怒吗?”他尽量站在她的立场上来思索这件事情。他打了个电话给她,再三向她承认错误并表达道歉。这位太太终于表示了对他的敬佩,希望能与他进一步深交。

宽容是解除疙瘩的最佳良药,宽广胸襟是交友的上乘之道,宽容能使你赢得朋友友谊。

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对于别人的过失,必要的指责无可厚非,但能以博大的胸怀去宽容别人,就会让世界变得更精彩。以宽容之心度他人之过,做世上精彩之人。

和同事和睦相处

相聚是一种缘分,来自四面八方的我们,怀着共同的志向,相聚在一起,组成了一个相互紧密联系的集体。在工作中同事们之间相互帮助,密切配合,为一个个艰巨的生产任务而共同努力着,这种默契和协作;这些在工作中形成的深厚友谊是我我们的人生财富。

而同事之间相处融洽,大家心情愉快,还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也是决定团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从时间上看,同事就如同家人,甚至比和家人相处的时间还长,彼此之间还有无所不在的竞争,所以,有摩擦是难免的。在相处的问题上,尽量保持一颗开放的心,多照顾别人的感情、情绪,真正地了解和体谅,发自内心地关怀,感情就会自然而然地建立了。要知道这么做是为别人更是为自己,为了有个愉快的工作气氛和高效率。否则,回到办公室里,大家白眼相向,心情恶劣,效率也无从谈起,难道都不想混了?

一位白领的故事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公司需要重组,200多名员工,将裁减45%。太残酷了。更残酷的是,我和卫成了竞争对手。多年来,作为公司的技术骨干,我和卫同在一间办公室,为着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度过了多少疲劳或兴奋的不眠之夜。我们是一对相互协作的兄弟,所有的设计图稿中,都饱含着他的智慧和我的心血。在公司这架庞大的机器中,我和卫是两枚相依互动的齿轮啊!

那天主任找我们谈话的时候,我们惊呆了。其他部门员工的去留,均按各自的业绩进行量化对比,较容易决定;唯有我和卫是公司的技术骨干,且工作合作性很强,难分高低,因此,老板决定亲自考核我们,并安排一次留岗竞争。

原本兄弟般的感情,忽然变得尴尬了。我的心头很寒冷。早晨走进办公室,卫已经在那等着。他苦笑,没作声。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气氛相当压抑。这熟悉的电脑、熟悉的桌椅乃至熟悉的人竟然如此陌生!

决定命运的时刻到了。老板作开场白:“并非公司多了你们两个人,实乃迫不得已啊!”说着,将同样两份试题分给我和卫。一个小时的紧张工作,我和卫几乎同时交出答卷。老板和主任对照图纸研究了好长时间,似乎十分为难。主任小心地说:“这两个兄弟跟我多年,老板,我是一个也舍不得啊!”老板抬眼瞅瞅他,犹豫半晌,缓缓地说:“这样吧,由他们相互评价对方,再做决定。”然后,将我的设计图纸给了卫,而卫的给我,又说:“满分为10分,另外各自写出对对方作品的书面评语。”

原本痛苦的我,越发陷入“绝境”!老板简直将我们推入了古罗马斗兽场!

凝望着卫的图纸,我久久不能平静。他的思维和技法才华横溢,其中有我熟悉的味道,否定他,就等于否定我自己!多年在一起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已相互渗透得很深很深……还想什么呢?我轻松地在卫的图纸上打了个9分。

当我发现卫也给了我9分时,我流泪了。我们紧紧拥抱在一起。老板很动情,拉住我们的手说:“在这个关头,你们用各自的心灵选择了对手,请原谅我刚才的冷酷,也请允许我邀请你们永远留在公司,因为,你们是同一个人,却拥有两份力量。公司永远需要这种力量,它无坚不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