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中华四季养生食疗宝典 > 第2章 春季养生篇(第4页)

第2章 春季养生篇(第4页)

除了男性,女性的生殖健康在春季也受到威胁。春天气温改变,湿度增加,是适宜细菌孳生繁殖的季节,这一时期,也正是女性尿道炎发病的高峰期。因为女性尿道较短,尿道口又在会阴部附近,使细菌容易侵入尿道;加上春季气温通常可达20℃以上,人体出汗多,女性的外阴部汗腺又特别丰富,如果护理不当,容易使外阴局部长时间潮湿。此时细菌会繁殖得特别快,引起尿道发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严重者还会出现畏寒、发烧等症状。

不过,尿道炎是可以预防的。在大量出汗以后,女性要补充足量的水分,以免因饮水不足造成尿量少而浓,以致不能及时把细菌等有害物质排出体外。此外,内裤不宜过小或太紧,也不能用化纤织品做内裤。内裤的面料应以吸湿性、透气性均好的棉、麻织品为佳,每天换洗后应晾在通风透气和可以晒到太阳的地方。大便后卫生纸应由前向后抹拭,以免污染尿道。少用碱性清洗液,以免破坏女性阴道内弱酸性环境,降低对细菌的防御能力。

二雨水知时节,喝粥养脾胃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雪花纷飞,冷气浸骨的天气渐渐消失,而春风拂面,冰雪融化,湿润的空气、温和的阳光和萧萧细雨的日子正向我们走来。每年公历二月十八日前后为雨水节气。雨水,“斗指壬为雨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雨水不仅表示降雨的开始,也表明雨量开始增多。

杜甫有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人生动描述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需要雨水的时候,它就来了,这春雨伴随着和风,当夜幕降临时悄悄地、无声地、细细地下着,滋润着万物。诗人用拟人的手法,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在春天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雨水的时候,雨就下起来了。一个“好”字,不但赞美“雨”,同时也赞美那些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及时雨的人。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欢这样的“好雨”。

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如何看雨水。对农民来说,雨水正是小春管理、大春备耕的关键时期,而我们的生活也充满了新的希望。

根据雨水节气对自然界的影响,联系到养生篇中我着重强调雨水节气“调养脾胃”的重要性。因为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明代医家张景岳提出:“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在五行与五脏的关系中,五行中的土对应于五脏中的脾)《图书编·脏气脏德》指出:“养脾者,养气也,养气者,养生之要也”。可见,脾胃健旺是人们健康长寿的基础。

春天之肝木何以与脾土相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中,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人体五脏的生理功能。肝属木,木性可曲可直,条顺畅达,有生发的特性,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脾(胃)属土,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又有消化水谷,运送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效,为气血生化之源。其五脏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在五行相生相克关系传变中,木旺乘土,即肝木过旺克伐脾土,也就是说由于肝木疏泄太过,则脾胃因之而气虚,若肝气郁结太甚,则脾胃因之而气滞,两者皆肝木克脾土也。《难经》称为“逆传”即肝病传脾。所以,春季养生中既要注意春季阳气生发的特点,扶助阳气,又要避免伤及脾胃。

中医学称脾胃为“水谷之海”,有益气化生营血之功。人体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营卫、气血、津液、精髓等,都化生于脾胃,脾胃健旺,化源充足,脏腑功能才能强盛;脾胃又是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脾胃协调,可促进和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保证生命活动的协调平衡。而人身元气是健康之本,脾胃则是元气之本。元代著名医家李东垣提出: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人折寿的观点。在他的《脾胃论》中:“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非胃气不能滋”。并指出:“内伤脾胃,百病丛生”。说明脾胃虚弱是滋生百病的主要原因。

《本草衍义总论》说:“夫善养生者养其内,不善养生者养其外。养外者实外,以充快、悦泽、贪欲、姿情为务,殊不知外实则内虚也。善养内者,使脏腑安和,三焦各守其位,饮食常适其宜。”由此可知,脾胃是生命之本,健康之本,历代医家、养生家都很重视脾胃的护养。现代医学实验证明,调理脾胃能有效地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防老抗衰。

1、起居生活:精神调摄保健康

起居劳逸调摄要做到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即顺应自然,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使其达到健运脾胃,调养后天,延年益寿的目的。

雨水不仅表征降雨的开始,而且表示雨量开始增多。雨水之前的天气相对比较寒冷。雨水后,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到春天的脚步越来越清楚,芬芳的花香,沁人的气息激励着身心。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0℃以上,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已达3℃左右,江南平均气温在5℃上下,华南气温在10℃以上,而华北地区平均气温仍在0℃以下。

雨水时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很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及至心神不安,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对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患者更是不利。为了消除这些不利的因素,除了应当继续进行春捂之外,应采取积极的精神调摄养生锻炼法。保持情绪的稳定对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2、食疗养生,肝胃同补

春季气候转暖,然而又风多物燥,常会出现皮肤、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故应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由于春季为万物生发之始,阳气生发之季,应少食油腻之物,以免助阳外泄,否则肝木生发太过,则克伤脾土。唐代养生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五行中肝属木,味为酸,脾属土,味为甘,木胜土。所以,春季饮食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可选择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荠菜、春笋、山药、藕、芋头、萝卜、荸荠、甘蔗等。

雨水节气的食疗方如下:

山楂酒

[原料]山楂200克,白酒500克。

[制作]将山楂洗净切片,放入酒瓶中,倒入白酒,浸泡半月左右即可。

[功效]消食化积,行气散瘀,降压降脂。

[禁忌]胃酸分泌过多的人不宜饮用。

五味子酒

[原料]五味子50~80克,白酒500克。

[制作]将五味子洗净,放入酒瓶中,倒入白酒,密封浸泡半月左右即可。

[功效]敛肺止咳,生津止汗,滋肾涩精,宁心安神。

[禁忌]五味子酸涩,故有表邪者,有实热者,麻疹初起者忌饮用。

枸杞酒

[原料]枸杞子300克,白酒500克。

[制作]将枸杞子洗净,摘去蒂,放入酒瓶中,倒入白酒,浸泡半月左右即可。

[功效]补益肝肾,明目。

[禁忌]本品质润,脾虚泄泻者忌饮用。

天冬酒

[原料]天门冬60~80克,白酒500克。

[制作]将天门冬洗净,放入酒瓶中,倒入白酒,密封浸泡半月左右即可。

[功效]清热养阴,润肺滋肾,润肠通便。

[禁忌]脾胃虚寒者忌饮用。

白菜苡米粥

[原料]小白菜500克、苡米60克。

[制作]先将苡米煮成稀粥,再加入切好、洗净的小白菜,煮二三沸,待白菜熟即成,不可久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