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请君入瓮”。
成语原文出自宋朝·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则天皇后天授二年》篇。
或告文昌右丞周兴与丘神绩谋反,太后命来俊臣审之。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这个准备把人“请”到烧得滚烫的瓮里的那位,就是酷吏来俊臣!
来俊臣出身卑微,父亲名叫来操,是当地有名的混混。
少年时期来俊臣受到父亲影响,成了一名不务正业的街头小混混,打架斗殴,作奸犯科乃是常事。
久而久之成了当地牢狱的常客,对于来俊臣来说,他的命运就是在牢狱中发生了转变。
他在牢狱中热衷上了一件事,就是“妄高密”。
说白了就是诬告别人。而他的诬告也仅是一些捕风捉影,没有实在证据的污蔑。
从而得罪的官员数不胜数,当然自身也免不了受到一顿顿的毒打。
巧的是,不久之后,一位被来俊臣诬告的官员因为犯事被处斩了。
他马上看到了机会,上书邀功。
说来也巧,来俊臣的这封邀功信,在机缘巧合之下竟被武则天看到。
一代女皇武则天心机深重,一看就知道来俊臣不过是一个投机取巧的小人罢了。
但此时刚刚登基,政权未稳的武则天却恰恰非常需要来俊臣这样的人,来清除朝堂异己。
就这样,来俊臣平步青云,一路高官猛进,把整个朝廷搞得乌烟瘴气,人心惶惶,大小官员被吓得大气不敢喘。生怕一不小心得罪了来俊臣,从而落得家破人亡。
在武则天的纵容之下,在酷吏之首来俊臣的领导下,这些大唐酷吏专权跋扈、残忍无道,不仅大兴冤狱、滥杀无辜,多少一腔驰骋的忠良之仕都在这些酷吏的污蔑、折磨、残害之下,退出了政治舞台,甚至丢掉了身家性命。
纵观古今中外,放眼全球,《罗织经》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部制造冤狱的经典,第一本赤裸裸的施恶告白,第一个集邪恶智慧之大成的诡计指南。
这部古书字数不多,共分12卷。
其中,前九卷分别是阅人卷,事上卷,治下卷,控权卷,制敌卷,估荣卷,保身卷,察奸卷,谋划卷。侧重于如何洞察人心,角谋斗智,是《罗织经》的理论基础。
而最后三卷,问罪卷,刑法卷,瓜蔓卷。则是构陷他人的实操部分。
这本书虽然全篇只有不到一万,但书中的每一字、每一句,却全都沾满了无数忠良被污蔑、被陷害所流出的,写满冤屈的无辜之血。
喜欢罗织经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罗织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