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云:随流性转,乃是常人。任何事情,都要根据时势改变自己的行事作风。很多事情只有学会灵活地变通,才能成功地把问题解决,让事情办得更完美,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虽然我们钦佩“不食嗟来之食”之人的气节,但一个人如果连生命都失去了,其他的一切恐怕都无从谈起。所以,保持变通,不失为更明智的选择。
在商场竞争中,一个经营者如果不懂得变通,就会在盲目前进中碰壁。反之,当你所经营的产品出现市场疲软、难以销售的时候,当你与竞争对手在实力对比上相差悬殊、难以战胜对手的时候,不妨采用退一步的策略。以退求进,定能比盲目进取获更大的成效。美国著名企业美国钢铁公司就曾成功地运用这一谋略反败为胜。
众所周知,美国钢铁公司是1901年由三家钢铁企业合并而成的巨型企业。20世纪50年代,该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公司。到了60年代,日本钢铁公司占了上风,夺走了美国钢铁公司在世界钢铁界的魁首地位,美国钢铁公司屈居第二位。
大卫?罗德里克出任美国钢铁公司董事长后,为了从困境中摆脱岀来,他懂得变通:首先缩小公司的规模,然后再谋求新的发展。从1980年开始,罗德里克总共关闭了150座工厂,减少了54%的炼钢生产能力,淘汰了10%的职员,裁减了50万工人。与此同时,他出售了公司的大批林地、水泥厂、煤矿和建筑材料供应厂等资产,获得了将近20亿美元的活动资金。随后,罗德里克与公司有关人员一起,对美国几家大企业进行研究,最后以5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一家石油公司。虽然石油公司与钢铁公司的性质完全不同,然而,罗德里克此举的目的一是想扩大公司的业务范围,二是为公司拓展新的发展道路,以防不测。果然,当西方钢铁业最不景气的风暴袭击美国时,美国钢铁公司不仅没有受到钢铁企业纷纷破产倒闭浪潮的波及,而且,由于公司开辟了石油业务,在面临困难环境的大背景下,公司还得到了发展。1985年一季度的营业额达45亿美元,仅石油及天然气的营业额就有25亿美元,从中获利3亿美元。美国钢铁公司又开始重振当年的雄风。
所以说成大事,一定要懂得适时退步,以退为进的道理。要有弹性目光,能看到退与进的辩证关系,认识到退与进有怎样的不同结果。
生活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有的事情一时可能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会让人不知所措。其实,当前方已经无路的时候,就应该懂得变通一下思路,如此,问题很可能就会得到顺利解决。如同走路一样,并不是每条道路都很顺畅,当大路上人太多,太挤,摩肩接踵,举步维艰的时候,你不妨走条小路,说不定可以先行到达目的地。所以说,做事情的时候,偶尔变通一下你的思维方式,往往会使人豁然开朗,步入新的境地。
是的,没有办不到的事,只有不会变通的人。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除非自己给自己戴上了无法挣脱的紧箍咒。时时处处善于用心的
人,灵活变通的人,愁事可以办成喜事,难事可以办成易事,化不利之事成有利之事,变难堪之事为愉悦之事,变坏事为好事。在弗里吉亚城的朱庇特神庙,亚历山举刀轻而易举地打开了几百年人们未曾打开的“结”。在成功人的意识里,没有办不到的事情,他们不会一味地守旧,他们没有固执心理,他们拥有豪情和激情,当困难临近,他们会变通,在方法之外寻找方法,在失败之中寻找成功。
不变不通,变通才会赢。成与败往往只有一步之遥,而这一步却往往取决于能否适当变通。变通,其实说白了就是一种能够转弯,能够突破,能够机变为用的智慧。长期以来,许多人习惯于定势思维,他们要么因为惧怕,要么因为懒惰,总认为没有可能,从而没有打算改变自己的思维,从来不考虑靠自己想出新的办事方法。很多事情,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去思考,换一种思路,就会豁然开朗,开创一个新的局面。
没有变化就没有生机,没有变化就没有发展,没有变化就没有未来。我们要生存,要发展,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一成不变,要寻求变通,进退有度,才能赢定未来。
看云识天气,对症下药
和聪明人说话,须凭见闻广博;与见闻广博的人说话,须凭辨析能力;与有钱人说话,言辞要豪爽;与穷人说话,要动之以利……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此乃说话的至高境界。
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说话不看对象,不仅达不到目的,往往还会伤害对方的面子。反之,了解了对方的情况,即使发表一些大胆的言论,也不会对对方造成伤害,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个叫许允的人在吏部做官,提拔了很多同乡人。魏明帝察觉之后,便派虎贲卫士去抓他。他的妻子忙出来告诫他说:“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让他向皇帝申明道理,而不要寄希望于哀告求
饶。
于是,当魏明帝审讯许允的时候,许允直率地回答说:“陛下规定的用人原则是举尔所知‘,我的同乡我最了解,请陛下考察他们是否合格,如果不称职,臣愿受罚。”
魏明帝派人考察许允提拔的同乡,他们倒都很称职,于是将许允释放了,还赏了一套新衣服。
许允提拔同乡,是根据封建王朝制定的个人荐举制的任官制度,不管此举妥不妥当,它都合乎皇帝认可的“理”。许允的妻子深知跟皇帝打交道,难于求情,却可以“理”相争,于是叮嘱许允以“举尔所知”和用人称职之“理”,来抵消提拔同乡、结党营私之嫌。这可以说是善于根据说话对象的身份来选择说话的绝好例子。
处世说话,除了要考虑对方身份以外,还要注意观察对方的性格。
一般说来,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往往通过自身的言谈举止、表情等流露出来,如:那些快言快语、举止简捷、眼神锐利、情绪易冲动的人,往往是性格急躁的人;那些直率热情、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喜欢交往的人,
往往是性格开朗的人;那些表情细腻、眼神稳定、说话慢条斯理、举止注意分寸的人,往往是性格稳重的人;那些安静、抑郁、不苟言笑、喜欢独处、不善交往的人,往往是性格孤僻的人;那些口出狂言、自吹自擂、好为人师的人,往往是骄傲自负的人;那些懂礼貌、讲信义、实事求是、心平气和、尊重别人的人,往往是谦虚谨慎的人。对于这些不同性格的谈话对象,一定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在《三国演义》中,马超率兵攻打南萌关的时候,诸葛亮对刘备说:
“只有张飞、赵云二位将军,方可对敌马超。”
刘备说:“子龙领兵在外回不来,翼德现在这里,可以急速派遣他去
迎战。“
诸葛亮说:“主公先别说,让我来激激他。”
这时,张飞听说马超前来攻关,大叫着要求出战。诸葛亮佯装没听见,对刘备说:“马超智勇双全,无人可敌,除非往荆州唤云长来,方能对敌。”
张飞说:“军师为什么小瞧我!我曾单独抗拒曹操百万大军,难道还怕马超这个匹夫?"
诸葛亮说:“你在当阳拒水断桥,是因为曹操不知道虚实,若知虚实,你怎能安然无事?马超英勇无比,天下的人都知道,他渭桥六战,把曹操杀得割须弃袍,差一点丧了命,绝非等闲之辈,就是云长来也未必能战胜他。”
张飞说:“我今天就去,如战胜不了马超,甘当军令。‘
诸葛亮看“激将”法起作用了,便顺水推舟地说:“既然你肯立军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