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吟半晌,他叹了口气,看向身边的朱高燧,说:“赶紧派人去沛县,请那个知县来京城一趟。”
朱高燧想了想,点点头:“好吧。”
“不过,父皇,我不太明白,一个小小的知县,直接提拔到工部当尚书,这合适吗?况且,一个小小知县,需要派锦衣卫去迎接吗?”
朱棣摇头道:“你不懂,有人想要朱寿的命。”
“而且,目前朱寿手上的事情很重要。”
“你知道铁路是什么东西吗?”
朱高燧想了想,摇了摇头。
朱棣慢慢解释:“这铁路,一天能跑千里,每次载货都能达十几万石。”
“铁路一旦建成,我们以后要北伐,就再也不用担心粮草供给了。”
朱高燧缓缓点头,
但眉头依然紧锁。
过了一会,他叹气道:“好吧。”
朱高燧走后,朱棣依旧坐在龙椅上。
他不确定自己每走一步棋是对是错。
他只想利用朱寿的能力,让朱寿助大明长治久安。
他不想看到,未来的大明变成一个君主立宪的国家。
那样的话,自己这个皇帝当着还有什么意思?
就算进了祖庙,列祖列宗也不会放过他!
想到这里,朱棣又叹了口气。
……
几天后,朱寿在家里忙着接待客人。
因为凤阳知府来了。
张大人一脸愁容地坐在椅子上,对着朱寿说:“朱大人啊,唉!不是我故意为难你,但这修建铁路的工程,可不小啊!”
“你要在凤阳府建火车站,建也就建了。”
“可这……”
说着,张大人做了一个伸手要钱的动作。
“我听说你修铁路能赚不少银子呢!”
“那位应天府的盐商,不是给了你一百万两银子吗?”
朱寿一听,无奈地笑了。
他早就料到,凤阳知府会来要钱。
于是他打了个响指。
不久,两个随从抬着一个大箱子过来。
箱子里装着白银,足足一千两。
张大人一看,全是白花花的官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