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月光清冷,洒在大地中,无风而树静,大地显得格外宁静但又诡谲。
“禀司马,弓高县防备森严,周围数里内皆设有哨塔。城墙上立着‘杨’字大旗,不知守将为何人。”
听完斥候的汇报,赵云皱眉:“主公的计谋可谓详尽,没想到守将如此谨慎,这般条件下还小心防备我军。”
秦明纵马上前,说道:“我军本欲奇袭至城下,迫使县令开城投降,可袁军早有准备,怕是无有降意。司马部下皆是骑兵,主公宝贵至极,拿来攻城实为不妥。”
赵云点头:“此事我知矣。秦明,我命你率三百骑兵,先行突袭,务必要摧毁城外守备,杀至弓高城下!”
秦明拱手:“明领命!”说罢,他向后挥手,纵马消失在夜色当中。
“除史进部,其余人皆下马步行,随我杀向弓高!”
“史进,汝率本部人看管战马,丢失一匹,我拿你是问。”
史进闻言不解:“我军借骑兵优势突袭,为何弓高近在眼前,赵司马却要士卒下马步行?”
赵云答道:“敌将知我军看重骑兵,笃定我不会以骑兵攻城。若是见我率骑兵袭杀至城下,必会坚守城池。可见步卒,则心知城墙低矮不可坚守,或许会弃城而逃。”
三百骑兵发动冲锋,规模可是不小,袁军士卒战于高台,尤感大地震动。
“敌袭!”哨兵大喊,转头蹲在墙角,躲过飞来的箭矢。
并非所有哨兵都有他这么好运,漫天箭矢飞来,箭塔上的袁军纷纷中箭,自箭楼摔下,被踩成肉泥。三百骑兵如同过境蝗虫,转眼杀至弓高城下。
“青州大军已至,县官快快献城投降,免得祸害本县百姓!”秦明挥舞狼牙棒,厉声喝道。
城墙走出一英气十足的小将,夹着火光估计出刘军人数,手指秦明讥笑:“汝不过率三百骑兵,何胆攻我县城?”
“哼,白面小儿莫要诳语,可敢与我秦明一战!”秦明骂道。
杨延定不理会秦明,对士卒说道:“传令全军戒备,无需理会敌将唤阵。敌军三百之数,想来是吓唬我军投诚。见我军坚守,心忧援军,明日定退。”
杨延定的话仿佛一剂定心丸,守兵听后稍微打起勇气,直面城下刘军。(杨延定武力94,统帅86,智力63,政治51)
秦明见杨延定不理会他,大怒,下令骑兵骑射。几轮箭雨过去,守兵虽有损失,但在杨延定的指挥下仍然选择坚守,一直到赵云杀至。
“杨将军,敌军步卒已至。小的观之,有两千之数。弓高城墙低矮,恐不可守,还请将军以百姓为重,莫要使此城生灵涂炭。”
县令吓破胆,却不敢直言投降,旁敲侧击地暗示杨延定。
杨延定剑眉紧锁,绞尽脑汁亦不知如何是好。
而赵云,听完秦明汇报战况,分析道:“我军攻城,不见县令,反是一小将指挥,想必县令欲降我军,但碍于此将,不敢言论。待我捉此将于马下,县令必献城投降!”
说罢,赵云轻夹马腹,纵马出列,银枪指向杨延定:“挂‘杨’字旗,可是杨家儿郎?”
杨延定答道:“某正是杨家二郎,杨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