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每天读点心理学 > 第十二辑 给自己套上美丽的光环成功人生要懂得心理学(第1页)

第十二辑 给自己套上美丽的光环成功人生要懂得心理学(第1页)

成功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它是人们向往的目标,是一个人追求的最终结果。如果只是“想”成功,而没有付诸行动,那么这也就只是做做白日梦消遣一下而已,成功绝不会光顾到他的头上。成功只属于那些努力奋斗,准备充分的人。

张艺谋毛遂自荐得成功

当代著名导演张艺谋报考北京电影学院时已经27岁了,而学校规定招生的最高年龄是22岁,制度无情,年龄一项把张艺谋阻拦在门外,他多方奔走,终无结果。

他失望了,但他没有绝望,他要创造自己的命运。当时国内时兴“读者来信”,提倡“伯乐精神”,强调各级领导要重视和认真对待来自基层的各种意见和要求。他从一位朋友那里得到建议,给当时的文化部长黄镇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还附了几张能代表自己摄影水平的作品。

黄镇看到信后认为张艺谋人才难得,遂写信给电影学院,并派秘书前往游说,终于使电影学院破格录取了张艺谋。

我们身处困境不能解脱,关在屋子里生闷气总不会有任何好处。积极寻求出路,适时地表现自己,毛遂自荐,才不会使仅存的一丝希望破灭。

一日一箴言:要想成为一个成功者,只有毛遂自荐,抓住时机,主动表现,才能赢来与众不同的精彩人生。否则,只能在“怀才不遇”的慨叹中凋谢。

成功要靠自己

彼得加入了学校的垒球队。他很努力地练习球技,但比赛时他的表现总是最差的一个。彼得灰心丧气,想要离开球队。这时教练微笑着对他说:“彼得,其实你很棒,只不过你的手套有点问题,我给你换一副。戴上这副新手套,你将成为队里最好的队员。”

彼得听了十分高兴,他戴上新手套,充满信心地重新开始训练。结果,他每天都有进步,成绩也越来越好,于是彼得问教练,手套真的有魔力吗?教练依旧微笑着对他说:“其实,这副手套和你原来那副根本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是你对自己有了信心。你要记住,要想获得成功,就只能依靠你自己!”

一日一箴言:其它事物并不是获得成功的主要条件,它只是一个外在的附属品。成功靠的是自己的力量,来自于内心的动力。

先努力改造自己吧

日本保险业泰斗原一平在27岁时进入日本明治保险公司开始推销生涯。当时,他穷得连中餐都吃不起,并露宿公园。有一天,他向一位老和尚推销保险,等他详细地说明之后,老和尚平静地说:“听完你的介绍之后,丝毫引不起我投保的意愿。”老和尚注视原一平良久,接着又说:“人与人之间,像这样相对而坐的时候,一定要具备一种强烈吸引对方的魅力,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将来就没什么前途可言了。”

原一平哑口无言,冷汗直流。

老和尚又说:“年轻人,先努力改造自己吧!”

“改造自己?”

“是的,要改造自己首先必须认识自己,你知不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老和尚又说,“你在替别人考虑保险之前,必须先考虑自己,认识自己。”

“考虑自己?认识自己?”

“是的!赤裸裸地注视自己,毫无保留地彻底反省,然后才能认识自己。”

从此,原一平开始努力认识自己,改造自己,大彻大悟,终于成为一代推销大师。

一日一箴言:认识自己,改造自己,然后成就自己。

邓亚萍和时间赛跑

邓亚萍的教练在解释她之所以获得成功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只是因为邓亚萍有能力与每一天的时间赛跑。”确实,当我们了解到邓亚萍怎样度过每一天时,我们就会明白她的一天有多长!

早晨5点钟起床,5点半出门;6点30分做热身运动;6点30分至9点30分进行正常的例行计划训练;10点钟在学校上课,16点下课;16点至19点在体育馆继续训练;19点至23点在家做功课,然后上床睡觉。

正如我们所说的,别的孩子早晨走出家门之前,邓亚萍就已经正式开始了每日的训练;当别的孩子在电视机前消磨掉每一天的大部分课余时间时,邓亚萍还在练球;当别的孩子还未将一天的最后时间从餐桌或游戏房找回来时,邓亚萍已经开始了另一天。

邓亚萍在河南省乒乓球队时,每天早晨,教练率队出操跑步,从住地出发,环绕二七纪念塔,再跑回住地,大约有3000多米。教练手掐秒表计算着时间,邓亚萍个小腿短,即使拼命地追,也往往超过了规定的时间。教练面无表情,手一挥,邓亚萍就再跑一圈。于是,别人要跑一圈,邓亚萍要跑二圈甚至三圈,直跑得眼冒金星、腿肚子抽筋。

一日一箴言:邓亚萍和时间赛跑,跑赢了时间,跑赢了自己。

成功的源头是失败

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他写出著作《人间喜剧》之前,屡次遭到失败。早年,他违背家庭的意愿从事文学创作,写了一个历史题材的悲剧《克伦威尔》,结果以失败告终。接着,他经营一个印刷厂,想自编,自印,自己出版,结果还是没有成功。因此他欠下了9万法郎的巨额债务,遭到警察当局的通缉。他不气馁,躲到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总结经验教训,发奋写作,在以后的20年里,写出了94部成功的作品,其中就包括《人间喜剧》。

一日一箴言:凡真正的大智慧,往往源于失败的教训。巴尔扎克自己就说:“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

厄运会给人以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但也能使人奋起、成熟,从中得到锻炼。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看待厄运,那就是——厄运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

大化学家汉弗莱·戴维在分解钾、钠等碱金属的时候,经过几个月紧张危险的实验,在最后一次实验中,发生了意外爆炸,他的脸被炸伤,左眼也失明了,但却获得了最后的成功。后来他说:“感谢上帝没有把我造成一个灵巧的工匠,我的最重要的发现来自失败给我的启发。”戴维是从失败之树上摘取了胜利之果,伴随着不断的失败,他得到了成功。

富兰克林当年的电学论文曾被科学权威不屑一顾,皇家学会刊物也拒绝刊登;第二篇论文又遭到皇家学会的一阵嘲笑。他的论文被朋友们设法出版后,因论点与皇家学院院长的理论针锋相对,遭到这位院长的人身攻击。但富兰克林没有被挫折所吓倒,没有放弃自己的科学信念,而是更积极地投入实验,以实践来证实自己的立论。他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进行了风筝攫电的有名实验,他终于获得了成功。于是,他的著作被译成德文、拉丁文、意大利文,得到了全欧洲的公认。

一日一箴言:正像常言所说的:“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试想,如果没有那些挫折,没有那些曲折和苦涩,也许你还不会取得成功。

小的机遇往往是伟大的开始

有个老牧师,40年来一直生活在一个山谷里,他照管着教区所有的人,施行洗礼,举办葬礼,抚慰病人和孤寡老人,是一个典型的圣人。

有一天,天下起了大雨,倾盆大雨连续不停地下了近一个月,水位高涨,迫使老牧师爬上了教堂的屋顶。正当他在那里浑身颤抖时,突然有人划船过来,对他说道:“神父,快上来,我把你带到高地去。”牧师看了他一眼,回答道:“40年来,我一直照上帝的旨意做事,我施行洗礼,抚慰病人和孤寡老人。我一年只有一个星期的假期,而在这一个星期的假期中,我去了一个孤儿院帮助做饭。我真诚地相信上帝,他会来救我的。”

那人只好划着船离开了。不久,又有人划着船过来救老牧师,但还是被他谢绝了。两天过后,水位已经涨得很高,许多人都划着船离去了。不久,又有人划着船过来救老牧师,但他还是拒绝离开。又过了几天,水位涨得更高,再不离开,就将有生命危险。这时一架直升机来了,飞行员对他喊道:“神父,快点,我放下吊架,你把吊带在身上安好,我们将把你带到安全地带。”对此,老牧师回答说:“不,不。”他又一次讲述了他一生的工作和他对上帝的信仰。这样直升机也离去了。几个小时后老牧师被水冲走,淹死了。

牧师死后来到了天堂,见到了上帝。上帝惊讶地看着他说道:“神父,你怎么会来到这里,多令人惊奇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