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二三五章 出发准备(第2页)

第二三五章 出发准备(第2页)

下层人就不说了,他也不可能人人都见,但是最少中层人士,他都需要亲自见见。

其次,整个出海大军近十万人,军事作战安排,后勤安排,航海安排,这些事务他也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框架,不至于发出错误的指挥。

所以,即使他参与具体事务,但是每日也要看大量的会议报告。

然后就是商业安排。来自内地的瓷器,江南的丝绸,各地的布匹,还有各种清茶红茶的供应。

这么多的货物,并不是內监全部都直接现款现货,这里面还有最少一半的货物,是內监根本没有付款的。

而提供这些货物的商家,愿意赊欠,当然不是因为內监的面子大,而是因为內监身后的皇家。

所以朱瞻基有必要的时候,也需要见一下这些商人,安抚一下他们的心。

像这批景德镇商人,他们大多是私窑业主,为了能搭上內监的线,就愿意只先要一半的货款,条件就是能见朱瞻基一面。

私窑的瓷器当然没有內监控制的官窑瓷器好,但是他们因为数量多,所以产量也大。

內监这次一次性就能要他们半年的产量,并且先支付一半货款,他们就是亏也亏不多,赚却可以赚的多。

而且现在京城的银行已经开业,其他地区的银行过了正月十五也都会同时开业,到时候商业银行这边,就会逐月归还货款。

说起来,朱瞻基的吃相也比较难看。

这些商人们从半年前就开始准备货物,然后还要等到明年才能逐月拿到货款,搁在后世,这就是霸王条款。

但是对这些商人来说,皇家愿意要他们的货,就是给他们面子,哪怕是倾家荡产,他们也不敢说个不字。

当然,朱瞻基也会给他们一些优待,比如免收一定比例的金票兑换的手续费,银行扶持性贷款等等。

金银票异地兑换的手续费可不低,这个主要看运输距离和难度,但是最低也要收百分之五,最高甚至要收百分之十。

比如说在京城存入银子,领取到银票,指定在武昌府领取。一百两银子,就要收五两银子的手续费,要是到西安,就要收百分之十的手续费,哪怕到北平,也要收百分之八。

当然,超过了两千两银子,手续费也会相应的降低一些。这个基本上都是按照现在运送银子的成本来核算的,他们自己运,也需要耗费不低于这个比例的成本。

而且,银行的金银票都是指定到人领取,即使被人抢走也没用,更不用担心运输安全。

现在朝廷的控制力度基本上都只是到县一级,下面只有驿站和巡检司的影响力,土匪横行。

自己运货物,还能花点买路钱,要是运金银,还有全部被抢走的风险。

想要从银行贷款,只要有抵押物也可以,利息基本上是月息一哩,年息一分二。

百分之十二的年利息,这在后世也是高利息了,但是在这个九出十三归,还利滚利的时代,这样的利息,简直低的可怜。

既然贷款有利息,存款当然也有,刚好是贷款的一半。

朱瞻基还不怕他们不存钱,因为朝廷以后会设置关卡,逐渐不允许金银异地流通。那些商人们想要做生意,就只能把金银存到银行来。

只要有人存了金银,那就不怕流水弥补不了取款。

当然,这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朝廷不能向银行伸手。

这也是所有人最怕的一点,这个时代的朝廷,可是完全没有一点信用的。

今天这里救灾要用银子,明日给官员发俸禄要银子,要是没有限制,没两年恐怕本金就干了。

朱瞻基开始也是因为这个顾虑,所以想要等到他下西洋回来以后再开银行,但是在东瀛收获了近千万两金银,所以他才敢这样做。

朱棣再败家,这千万两金银也够他折腾一两年的了。

等他从西洋回来,绝对又会带回来大批的金银。

到时候,恐怕还要把紧一点,不能全部投入市场,否则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了。

不要以为只有信用货币才会引发通货膨胀,在这个时代,金银的购买力下降,同样也是货币贬值,通货膨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