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估摸着吧,要是最后的销售数据没有“白鹿原”和“废都”好看,我估计要被人用口水喷死!”
“哈哈…”
陶歌再次大笑,“那你怕不怕?”
张宣摸摸额头,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说:“我还年轻,我怕什么?不怕。”
陶歌说:“你知道去年“废都”首次印刷多少吗?”
张宣开动脑子回忆一番,感觉应该不少,但记不起具体数据了,有些模糊。
于是问:“多少?”
陶歌告诉他:“17万册,“废都”首印17万册。而白鹿原去年卖了超过60万册。”
“……”
张宣禁声了。
虽然早就知道白鹿原和废都卖的好,但这数据确实吓人。
等了许久,见他没做声,陶歌笑问:“吓傻了?”
“怎么可能?”
张宣不甘示弱地回一句,就说:“我刚才在想,他们纯文学小说都卖的这么好,那我这种故事性非常强的“风声”呢?
我对自己有信心。”
都这样了,都见报纸了,没有回头路可以走了,必须对自己有信心啊!
“对咯,你应该有信心。”陶歌非常赞同这观点,然后悄悄说:
“姐告诉你一个消息,昨晚人民文学专门开了一个“风声”研讨会。
会议最后得出结论:在文学造诣上,“风声”也许比不过“白鹿原”和“废都”。
但在故事性和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上,是力压那两本书的。所以我们都很看好“风声”的市场行情。”
看这话说的,真是漂亮。
不过张宣在心里有一杆秤,也认为“风声”的文学价值不一定比得过“白鹿原”和“废都”。
但没关系啊,自己手里还握着“潜伏”呢。
他视“潜伏”为大杀器。
他早就想好了,“风声”抓市场,打名声。
“潜伏”负责让那些人闭嘴。可以的话,还负责拿奖。
张宣在想潜伏拿奖时,陶歌似乎感应一样,压低声音说:“人民文学正在考虑送选“白鹿原”参加茅盾文学奖评比。”
轻飘飘的一句话,透露出的信息太多,张宣听得心一紧。
陶歌意思张宣明白,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民文学力捧“白鹿原”参选茅盾文学奖,那对自己来说就非常不利。
这就好比西方参选总统一样,一个zd内部只会推选一位总统候选人。不然候选人多了就容易造成四不像,分散精力,浪费资源。
可是客观的分析,以茅盾文学奖的评选标准,风声不一定够的着。
这也可能是人民文学在市场上力捧“风声”,却在评奖上押注“白鹿原”一样。
老实讲,前生张宣是比较敬重老陈的,而“白鹿原”也是不负众望登顶了。
问题就出现在这里,“白鹿原”的参选之路可谓一波三折,折腾了好几年。
原因在于它的开放“性”,以及有大佬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