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信很明显不是写给秦小妹,也不是写给方桂华的,而是写给已经入土为安,头七都过了的吴洪斌的。
可惜他再也看不到了,秦小妹也没有那个闲情逸致去他坟头念给他听。
她将信折好重新塞回信封里,准备带回去交给大队长处理。
吴洪斌死于病症和虚弱,死因是毋庸置疑的,大队长肯定早把他的死讯上报了,这封信估计是他的家人在得知他死讯前寄过来的。
没有窥探他人隐私的癖好,再加上认识的字也不多,秦小妹匆匆扫了一眼,只是在看见卫娴熟悉的名字时,多看了几眼那一段。
因为投机倒把被管委会的同志捉住以后,卫娴就被下放到农场改造去了。
她在那里认识了吴洪斌的哥哥并且结婚,信上说现在他们一家已经都回到了家乡,等着社区分配工作,叫吴洪斌也赶快回来相聚。
信上还说家里经济拮据,没办法寄钱给吴洪斌做路费,叫他先和别人借钱坐车回来,之后一家人再想办法还债。
由此可见,这辈子被改变的不仅仅只有吴洪斌的人生,他的家人回到城里后生活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知道他们过得不好,秦小妹就放心了。
或许是她脸色变得太快,方桂华还有些没回过劲儿来。
“卫……卫娴?是咱们认识的那个卫知青吗?她怎么会和吴知青的哥哥结婚呢?”
“这有啥奇怪的?农场那地方,你以为跟生产队一样日子好过呀?她一个女同志,又是犯事儿才过去的,一个人熬不住也正常。”
到底和这时代的女性思想不一样,卫娴并没有和其他女知青一样选择嫁给当地人,而是嫁给了她认为总有一天会回到城里的吴洪斌的哥哥。
倒让她赌对了一把,真从大西北回了城。
虽说没有工作,城里的生活也一样不轻松,但好歹是从繁重的农事中解脱了,也算是求仁得仁。
这辈子两人应当扯不上关系了,秦小妹这样想着,拿起了别的信件。
毕竟吴洪斌都死了,他的家人也不可能短时间里发迹,钱多到用不完,举家过来迁坟。
只要不在自己面前蹦跶、恶心人,秦小妹才不会管她嫁给谁过什么样的日子呢。
又分别拆开了刘亚琴、洪燕燕和赵芬兰写给自己的信,秦小妹津津有味地看了一遍后才将信递给方桂华。
她认识的字不多,勉强能读懂意思,但还需要桂华帮忙念一遍给她听,才能保险。
可方桂华看完信后却不同于秦小妹的激动,反而有些唏嘘。
叹了口气才道:“这知青大回城……事倒是好事,可咋好像跟咱们这些平头老百姓关系不大似的,该不好过的还是不好过。
听亚琴她们说,几个人一回去就成了待业青年,家里也着急,刚下火车就到社区去报告过了,可工作的事情谁也说不好。
快的话两三个月,慢的话一年到头也没个信儿,唉···没有关系没有门路,到哪儿都是熬着过。”
她这话倒没说错,悲是悲观了点儿,但却真实的叫人绝望。
从前就是因为城市人口多,工作岗位少,再加上工作岗位实行终身雇佣式,一个萝卜一个坑,负荷太大,这才将人送来上山下乡卖力气。
当时的红标语写的就是“我们也有一双手,不在城里吃闲饭。”下乡插队确实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吃饭问题。
可如今问题还没有解决,大批待业青年又回到城市,眼下的工作,只会比以前更抢手。
气氛突然有些沉重,其实秦小妹知道的很多都没敢说,怕吓着方桂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