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老皇帝提拔了他的儿子,到时候内阁次辅位置这么重要,不可或缺,必然会被人顶替。
这个吏部侍郎的位置,就是给他的补偿。
孙望失势了。。。
满朝文武纷纷低头,老皇帝任命一个招讨使,必然还有诸城守将!
“张旻、丁陆、王谢。。。”
老皇帝一连点名十几个:“你们随孙卿,治理吐谷浑各城!一切听从孙卿安排!”
帐中,不少武将脸色难看。
他们不敢怨皇帝,但是他们内心纷纷咒骂常威:“该死的常威,你击溃吐蕃就完了,非要攻取诸城?”
你建立了功勋,我们却被贬谪在这苦寒之地!
该死的!
坑苦了我们呐。
“吐谷浑更名西海卫,传朕旨意,刘峰为青海卫都指挥使。”
老皇帝一声令下,帐中一个将军满脸黯然。
他们都很清楚,被老皇帝点名的都是原京营各营将军,他们在京营任职多年,彼此之间早已经形成各种暗中联盟。
形成了自身的利益团体,皇帝想要换一个自己人都做不到。
老皇帝借机将他们调离,重新任命新人,以达到对京营再次完全掌控。
“另外,孙卿带着圣旨,昭武将军常威,功勋卓着,升任一品柱国,荣禄大夫,建威侯。。。”
。。。。。。
西海大捷的消息,皇帝这里知晓之后,没有几天时间,已经天下皆知。
特别是一直留意与吐蕃作战的各镇节度使。
朔方节度使安思禄,是第一个知道西海大捷的节度使,他立即召见部将谋臣,秘密探讨半天多时间。
最终,安思禄不得不做出一个决定:“调集三十万石粮草,让大公子率领两万兵马护送到皇帝那里去。”
老皇帝率领五十万兵马班师还朝,并且做出各种部署,就是防止他们起兵。
如今大盈有了西海大捷,必然威望无限拔高。
朝廷回光返照,现在还惹不起啊。
几天后,其他几镇节度使,也纷纷做出这种决定。
调集粮草,或多或少。
让继承人带兵护送,并且上书请罪。
老皇帝知道后冷笑不已:“朕,也就是没有腾出手来,不然,岂能要你们继续做膏粱?”
“常威啊。。。”
老皇帝内心总是忍不住去想:“你下一步会是如何?当真要收复哈密卫,灭了亦力把里?”
“要是你真的做到了,朕。。。扶持你做新的隆兴一脉武勋之首!”
“封公封王又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