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仕途的萧锐对此还不是很明了,他低沉发问:“你的意思是真的有这类潜在威胁?”
沉吟一会儿,主簿坚守着原则点头道:“唉,此类事情早有先例。在大唐,民众惧官并非偶然,大多数官员出身高贵,背后的势力盘根错节。欺压百姓对他们来说,就如同碾压蚂蚁般轻而易举。对抗贵族等于是寻死,运气好或许能两败俱伤,但多数情况则是自不量力。”
萧锐沉默了下来,他的出身便是贵族,这点毋庸置疑。他的个人力量也许无法和所有贵族相提并论。
萧锐的能力吗?算了,根本不需拿来衡量。他是大唐顶级贵族,父亲是兰陵萧氏的开国公,世家大族绵延百年,整个大唐又有几个可以与之争锋?
主簿的意思表明,即便是微不足道的七品小官,对他所保护的人们来说,亦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哼,挑战贵族就等于寻死?这已成过往,未来的大唐时代,我萧锐定当纠正这种不公。我只要在职一日,便会敞开大门,全力捍卫民众权益。”
天下黎民长久以来深受压榨,无比期盼社会公正能为他们主持公道。但王朝初创之际,诸多事情亟待处理,外有敌军窥伺,内有世家豪门牵制,便是陛下也无法全面顾及民生。
既然如此,无人发声我就发声,我萧锐深痛恶绝那些仗势欺弱的行为。”
辅佐安的主簿轻声提建议:“长官,您本是贵族子弟,须保持谦逊。何况,您孤身一人,对抗天下豪门难以持久。”
萧锐听得出来他的忧虑,知晓是忠告,但他并未动怒,反而大笑道,那笑声里隐含强大自信和自豪,引来不少下属前来。
“从前的大秦始皇,建造长城以庇护天下黎民,如今我大唐从兵部将领到底层士兵,用热血与剑锋构筑国防,守护国家边陲、人民安宁,打造一座由血肉铸就的长城。”
“刑部大理寺以法律刑罚为根基,建立了一个公平公正的法理长城。”
“而我御史台,职责在四方查考,必坚持以民意为基石,为大唐筑起一个坚不可摧的民心长城!”
“倘若民间缺乏正义之士主持,何来民之信赖朝廷?危机之时,他们会像墙头草一样随风倒,是大唐称雄还是前朝复苏,百姓无感,只关心胜者。”
“这不是我所期待的君民共荣之境。陛下曾说,君如舟、民如水,水既能托舟也能翻舟。这便是民心所系、国泰的基础。我深信不疑,并十分尊敬。”
“现在我御史台肩负国家差遣,享用陛下的赏赐,怎能不尽心尽力,守护这座源自人心的信任长城呢?无论是权贵世家,还是根深的官场顽疾,甚至是我们之敌。”
“别人畏于得罪他人,我萧锐不然。他处如何我无力干涉,然而在御史台,我掌管的六署里,若有贪生怕死之人不为民众挺身而出,那便让他离开此处。”
“想要另谋安稳之地的,我辟一条路予其退出。想要换个地方偷安的,我则请求魏大夫相助调适。”
“归根结底,我御史台六署只招揽那些同道同心、勇敢抗争为民之义士!”
一席话,犹如惊雷唤醒沉睡之士,令众人振奋不已,不由自主地齐跪于地,吼声震耳:“愿誓死追随大人,与世上强权霸行斗争到底!”
“好!”萧锐颇为满意,自已的话已无需多言。
此时,来自三署的一位六品御史出言不满:“大人,这话我不喜听。为什么若是六署有人懦弱畏缩,就让他人接替?莫非我们成接受畏惧残兵之处了?我三署不屑于此。”
“是啊,王大人说得对,我们五署也不愿如此!”
“我们四处无软骨头!”
。。。
听完这些话,魏征默默听完后,步伐稳当地走过来,众人的视线齐齐聚焦在他身上。
御史台之主望着大家,缓缓拍手,频率逐渐加快,眼中充满了赞许和满意。这时,虽然沉默无声,却如同雷鸣一般打动人心,所有人都热泪盈眶,整个御史台充满热烈的掌声。
看着手中臣子送来的奏报,关于萧锐在御史台的言行,李二皇帝了然于胸。朝廷各司机构均是皇帝掌控的耳目,御史台发生的大事怎能逃过的目光?
特别是牵扯到他的女婿萧锐,李二一直暗暗关注其发展。
此时捧起奏报细读,读到萧锐对兵部‘血肉长城’评论的那一段,李二的双眼里满是对女婿的认可与赞扬,心想:“这女婿很有见解。”
往下读到关于‘民心长城’的内容,他已经忍不住要击节赞叹,这是一位有着博大胸怀,堪当国之栋梁的人才,”朕的珍宝!”李二暗叹。
再看那一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李二拍案而起,”说得好,说得妙!理解朕心意的人,唯独萧锐也!”
"
身边的老高虽未深谙具体情形,依旧遵循礼仪向皇上行礼祝贺。”恭贺陛下!”
李二疑惑,”这小子竟说我这些话,是什么时候的?我怎么没印象?心里这样想的,可是从未出口。去把起居郎找来,查查我的起居注。”
老高接过文书速读一遍后,思索了片刻,还是摇头回答:“微臣愚钝,实在不记得有这样的记录,陛下,需召起居郎核查否?”
皇帝挥手作罢,”不必了,可能是这家伙故意讨好。嘿,知我心意也行。他是朕的女婿,告诉皇后,襄城的陪嫁加倍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