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翼:①至孙氏兄弟之用人,亦自有不可及者。②以人主而自悔其过,开诚告语如此,其谁不感泣?使操当此,早挟一‘宁我负人,勿人负我’之见,而老羞成怒矣!此孙氏兄弟之用人,所谓以意气相感也。
王鸣盛:孙权称臣事魏已久,及黄武元年春大破蜀,刘备奔走,势愈强盛,则魏欲与盟而不受,九月魏兵来征,又卑辞上书求自改悔,乞寄命交州乃随,又改年临江拒守,彼此互有杀伤,不分胜负。
十二月又通聘于蜀,乃既和于蜀,又不绝于魏,且业已改元而仍称吴王。五年令曰北虏缩窜,方外无事,乃益务农亩,称帝之举,直隐忍以至魏明帝太和三年,而后发,反覆倾危,惟利是视,用柔胜刚,阴谋狡猾,史评以勾践相比,非虚语也。
何焯:老悖昏惑,吴亡不待皓而决。
近现代
李慈铭:三国时,魏既屡兴大狱,吴孙皓之残刑以逞,所诛名臣,如贺邵、王蕃、楼玄等尤多。少帝之诛诸葛恪、滕胤,皆逆臣专制,又当别论。惟大帝号称贤主,而太子和被废之际,群臣以直谏受诛者,如吾粲、朱据、张休、屈晃、张纯等十数人,被流者顾谭、顾承、姚信等又数人,而陈正、陈象至加族诛,吁,何其酷哉!自是宫闱之衅,未有至此者也。
许南英:①大江东去走征帆,凭吊吴峰日色衔。金粉江山初得主,英雄兄妹迥非凡。刘曹并世能分据,瑜亮同时不信谗。遗庙尚存王气尽,秋风萧瑟响松杉。②紫髯碧眼亦威严,破虏生儿自不凡。兄寿不长天意在,母怀徵异月华衔。薄情竟绝金刀婿,奇计能烧铁锁帆。王气至今犹未歇,石头城外石巉巉。
蔡东藩:①黄祖本无才智,而孙坚死于祖手;孙策又不能亲复父仇,命为之,势为之也。坚阻于命,策限于势;至权承父兄之业,用瑜蒙诸将,一出再出,方举黄祖而枭夷之,春秋之义大复仇,如孙仲谋者,其固不愧为令子乎?曹操谓生子至如孙仲谋,若刘景升诸儿,与豚犬等,原非虚言。②孙权承父兄遗业,任才尚计,史谓其有勾践遗风,乃内宠相寻,晚年益愦,废长立幼,乱本已成。
卢弼:窃谓有勾践之志则可,无勾践之志则终为奴虏而已,南宋其已事也。仲谋操纵其间,以江东而抗衡大国承祚,方之勾践其信然矣。
柏杨:孙权是中国历史上最可爱最有人情味的皇帝之一。
李宗吾:他和刘备同盟,并且是郎舅之亲,忽然夺取荆州,把关羽杀了,心之黑,仿佛曹操,无奈黑不到底,跟着向蜀请和,其黑的程度,就要比曹操稍逊一点;他与曹操比肩称雄,抗不相下,忽然在曹丞相驾下称臣,脸皮之厚,仿佛刘备,无奈厚不到底,跟着与魏绝交,其厚的程度也比刘备稍逊一点。他虽是黑不如操,厚不如备,却是二者兼备,也不能不算是一个英雄。
毛泽东:①孙权是个很能干的人。②当今惜无孙仲谋。
张作耀:孙权暮年多有失误。一是废立失度,并宠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最终酿成“二宫之变”,动摇了国之根基;二是立幼子为储,为权臣乱政提供了历史平台;三是诛杀大臣,罪流无辜;四是迷信异兆,崇信鬼神。
孙策(175年—200年5月5日[110]),字伯符,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东汉末年割据群雄之一,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破虏将军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
孙坚参与平定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等军事活动时,年少的孙策携母迁居舒县,与当地豪族名士周瑜等人以及士大夫阶层,深得江淮地区的人心,颇有声誉。孙坚死后[120],孙策为继承父亲的志向[120]而暂时屈事袁术[125],带兵攻取庐江郡。兴平二年(195年),孙策征得袁术许可后[119],东渡长江,协助堂兄孙贲和舅舅吴景打败扬州刺史刘繇及其部将樊能、于糜、张英[126]。建安元年(196年[118]),孙策击败会稽太守王朗和吴郡太守严白虎[127]。建安二年(197年),袁术称帝后,孙策公开与袁术决裂[],得到朝廷的认可,授骑都尉、会稽太守,袭封乌程侯。建安三年(198年),曹操以朝廷的名义表孙策为讨逆将军,册封为吴侯[]。建安四年(199年),孙策击败庐江太守刘勋和荆州牧刘表部将黄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建安五年(200年),在夺取豫章郡后统一江东地区[130]。同年四月四日(5月5日[110]),正当孙策准备发兵北上之际[115],为其所诛的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所伤[114],不治身亡,年仅二十六岁[116],临终前遗令其弟孙权继位[117]。孙权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111]。
人物生平
年少成名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孙策之父孙坚被朱儁推荐为佐军司马攻打黄巾军,孙策与家人留在寿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居住。[1]孙策十几岁时就在寿春结交名士,名声渐渐传播开了,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人周瑜仰慕孙策之名[123],专程到寿春拜访。孙策和周瑜两人同岁[123],且均少年有志,杰出通达。因而于寿春一见如故,便推诚相待。
中平六年(189年),孙坚前去讨伐董卓。周瑜便劝孙策携母亲弟弟移居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孙策应允。[2]在舒县,孙策结交了很多社会上流人物,江、淮一带的名士都来投奔他。
初平三年[99](192年[102]),孙坚奉袁术命攻打刘表,被荆州牧刘表的部下黄祖所杀。孙策当时十七岁,与其弟孙权都跟随在袁术左右[86]。孙坚于曲阿(今江苏省丹阳市)下葬后,孙策迁到江都居住(今属江苏省扬州市)。[4]
投奔袁术
初平四年(193年),守孝结束后,到寿春找袁术,欲讨回之前其父孙坚的旧部,哭着对袁术说:“亡父过去从长沙讨伐董卓,与使君在南阳会合,结成同盟,如今不幸遇难,未能建立勋业,我怀着父亲的旧恩,想亲自依附结纳,希望使君能审察我的一片诚心!”袁术听其言语,察其举止,知道他能屈能伸,大有过人之处。但要马上将孙坚旧部还给他让他自立,自己又心有不甘,便说:“我已任命你的舅父吴景为丹杨太守、你的堂兄孙贲为都尉。丹阳是出精兵的地方,你可去投奔他们,召集兵勇。”[5]因为徐州牧陶谦非常忌惮孙策,而现在孙策的舅父吴景任丹杨太守,于是孙策就带着母亲迁居曲阿,与吕范、孙河一起投靠吴景,并依赖吴景召募到了数百人。
兴平元年(194年),孙策受到泾县(今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山贼祖郎的袭击,九死一生,逃到袁术那里,袁术这才将孙坚旧部数千人中的一千多人交还给孙策统领。[5][8]其后,孙策与吴景、孙河、吕范一起击败祖郎,将其赶走。[7]太傅马日磾持节安抚关东,在寿春以礼征召孙策,并表奏朝廷任命孙策为怀义校尉。袁术麾下的大将桥蕤、张勋等都倾心敬重孙策。就连袁术也常叹息说:“如果我袁术有孙郎这样的儿子,死也可瞑目无憾了。”[9]孙策部下有一骑兵,犯罪后为逃避责罚,逃进了袁术的军营,藏到马棚里面。孙策派人追捕,直冲袁术营中,将罪犯搜出,就地斩首。事情结束后,孙策又前往袁术处赔礼请罪。袁术说:“兵士叛变,理当惩处,有什么可请罪的呢?”从此军中更加敬畏孙策。
不过,袁术为人反复无常,往往言而无信,他曾许诺让孙策任九江太守,过后却改用自己的亲信丹阳人陈纪担任此职,孙策对此很失望。后来,袁术准备攻打徐州,向庐江(治舒县,即今安徽庐江西南)太守陆康索求三万斛军粮,陆康不给,袁术大怒。[11]孙策以前在舒县时曾去拜访过陆康,陆康看不起孙策,只让自己的主簿接待,自己不出来相见,为此,孙策也对陆康怀恨在心。袁术就派孙策去攻打陆康,并且允诺说:“之前我错用陈纪,经常后悔自己用错人了。如果这次你能抓获陆康,庐江郡就真正属于你所有了。”孙策奉命出击,交战两年,拿下了庐江郡。[12]可是,袁术却任用他的老部下刘勋当了庐江太守,这让孙策对袁术更为失望。[
创业江东
兴平元年(194年),汉献帝派刘繇担任扬州刺史,扬州过去的治所是寿春,而寿春已被袁术占领,刘繇便在孙策的舅父吴景和堂兄孙贲的协助下南渡长江,在曲阿设立了治所。这次孙策攻打庐江,刘繇忧心忡忡,因为他知道,吴景、孙贲是袁术任命的,他们又是孙策的自己人,担心他们与袁术、孙策联手吞并自己,于是就用武力逼赶他们,吴景和孙贲只好退往历阳(今安徽省和县)。[14]
刘繇派部下樊能、于麋驻扎在横江津,让张英驻扎在当利口,来与袁术对抗。袁术则任用自己的老部下惠衢为扬州刺史,以吴景为督军中郎将,和孙贲一起率兵进击张英,却一连几年都未能攻克。[15]
吴郡都尉朱治是孙坚的老部下,过去曾任孙坚的校尉,太傅马日磾在寿春的时候,任命朱治为副官,后又被任为吴郡都尉。他发现袁术政德不立,就劝说孙策趁机收取江东。于是孙策就去见袁术。孙策对袁术说:“我家旧日对江东人多有恩义,我愿带兵去帮助舅父征伐横江。横江攻克之后,我还可在当地召募士卒,大概能召募三万人。那时,我再率领他们助您平定天下,谋成大业。”袁术知道孙策对自己不满,但他认为,刘繇占据曲阿,王朗占据会稽,孙策未必能有什么作为,就答应了他的请求[16],并表奏朝廷任命孙策为折冲校尉,代理殄寇将军,只给他配备一千多的士卒及相应的军需品,战马几十匹,宾客中愿意跟随者几百人。
一路上不断有人来投奔孙策,等到了吴景的驻地历阳时,孙策的兵众已发展到五、六千人。孙策的母亲已先从曲阿迁来历阳,孙策又将母亲迁往阜陵居住。[18]然后渡江转战,所向势若破竹,无人敢与他交锋,而且军令很严整,百姓们都依附他。孙策这个人相貌英俊,言谈幽默,性格豁达开朗乐于接受意见,又善于用人,所以兵士和百姓对待他,没有不尽心尽力的,都愿意效死于他。
兴平二年(195年),孙策从历阳渡江,打败了刘繇。刘繇放弃丹徒西逃。于是孙策令朱治从钱塘进攻吴郡,吴郡太守许贡在由拳抵抗朱治,朱治大败许贡,许贡逃走依附山贼严白虎,朱治于是代理吴郡太守的职责。[20]
袁术在寿春得知孙策击走刘繇后,上表奏请孙策为殄寇将军,把周尚召回寿春,并派其堂弟袁胤取代周尚任丹阳太守。
喜欢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