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穿在1977 免费 > 第548章 多赢(第4页)

第548章 多赢(第4页)

因为后天便是4月16日,他要去江南大学报到,到时候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导师是谁了。

什么?

明天晚上知青们要交作文?

那跟他去大学报到有什么关系?

他只是让知青们明天晚上前交作文,又没说自己什么时候审稿,完全不耽误啊。

此时他倒是满脑子想着,自己的导师到底是哪个?

根据目前江南大学的教授名单,他心里有三位猜测人选。

这种猜测并不是毫无由来,而是综合各种因素之后的结果。

首先他自己并不是素人一个,无论是“知名作家”的身份,还是省作协副处级干部的职位,都决定了能当他老师的,绝不会是普通人。

其次便是他的学识有目共睹,现在的老教授们都是要脸的,能够自认有本事教他的,恐怕也是寥寥无几。

最后便是能让何青生三缄其口的身份,绝对很不一般。

综合起来看,目前江南大学系里面,最德高望重、最合适的人选,无疑是“国学三老”(杜撰的)。

这三位都出生于清末,年长的已经近90岁,年纪最轻的也已经过了80,他们虽然不是出自什么豪门家庭,却也是殷实之家,否则可支撑不起他们的学业。

在他们的学习生涯中,都是各自拜得名师,哪怕在战乱时期,也始终苦心研读,钻研本国文化,早早地便在国学界成名。

尤其在五十年代,这三位几乎齐肩挑起江南地区文学重担,在全国国学界显赫一时。

如果要做个类比,便是每一位都可以稳稳压倒北大季老一头的那种。

不是季老不行,而是季老研究的主要方向在“梵文、吐火罗文、中亚古代语言、印度文学与印度学、佛教语言”等方面。

虽然他在国学上也有不俗的造诣,却算不得真正的顶尖。

而江南大学的国学三老,无一不是专研于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学方向,在国学领域,几乎无出其右者。

就连他们的学术方式也与古代的大儒如出一辙,比如专精一本《礼记》、或者《春秋》,可以为这类经典重新注释的那种。

只是因为学术成就和著作太过专业,本身又没有“名人学生”,才在圈外声名不显。

其实这样的专业学者还挺多,几乎各个学术领域都有,就是“圈内无人不知、圈外无人知晓”。

目前江大能够堂而皇之指导陈凡的,估计也就是这三位,即便是北大或复旦系的顶级大佬,也最多与他们相当,绝不敢说超过。

只是不知道具体是其中哪一位?

……

第二天,带着心里的疑惑,陈凡背着背包,踏上求()学(j)之路。

可第一站,却落在了地委。

云湖棉纺厂,厂长办公室。

姜恒看着陈凡,感慨地说道,“你可真够累的,前几天来我这里,还是要去省城,这才过了几天,结果你又说要去省城,你这是跑了几趟啊?”

陈凡喝着茶,抬头笑道,“也没几趟,就是第二趟而已。”

顿了一下,他解释道,“小本子寻亲的事情已经结束,剩下的就是等外汇到账。我听省宣传部的赵科长说,他每天都在关注外汇动向,目前这笔钱已经到了香港中银,剩下的等外汇局和省外贸公司那边核实完相关信息、再走完流程,就能把汇款单发过来。

不过外汇已经被截留,发给我的汇款单也只是人民币,如果你们要申请外汇,就要抓紧时间了。”

旁边沈雪怡提着茶壶给他续水,笑道,“这事我们跟轻工处和省厅做了汇报,如果是小额外汇需求,省厅可以批准,如果要大额外汇,就需要经过纺织工业部同意。”

她说着看了看姜恒,再转头看向陈凡,“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目前还在梳理棉纺厂的工作,幸运的是,前几年的大风并没有影响到生产,需要矫正的问题不多,但机械老化、高级技工、高级机修工不足等问题越来越严重。

如果不着手进行改变,会对棉纺厂的生产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