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里遣使,没个道理不找父亲,不找母亲,却来找她。
尤其她还在别人家里作客。
既然没有理由,那为什么……又来了呢?李九娘脑子里一团乱麻,却还能中规中矩行礼道:“王妃。”
始平王妃见她目色虽乱,举止却还能镇定,也不得不感慨一声到底大家风范。却指着寺人说道:“这位是天使。”
“天使。”李九娘再次确认自己的推测。
那寺人却也和气,微笑道:“我此来,是为了带李娘子回府。”
“回……府?”李九娘愕然,脱口两个字,停一停,方才问道,“敢问天使,我家中……发生什么事了?”
为什么竟让宫里人来带她回府?
那寺人仍是和气地笑一笑:“娘子回府就知道了。”
等于没有说。
方才引路婢子一路犹疑,华阳面上忧色,这时候全都涌了上来,李九娘问:“敢问天使,我兄长何在?”
——今儿母亲不许她们姐妹来观礼,她能出门,是全托了兄长斡旋,李十二郎自然也是来了的,不过他在外庭,是由世子招待的男客。
“令兄自然是要一起回去的。”寺人毫不犹豫地回道。
他回答得文不对题,李九娘也不敢再问,迟疑片刻,目光转向王妃。
“已经等了很久了。”寺人也看了始平王妃一眼,始平王妃眼帘微垂,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并没有应话。
李九娘忍不住往窗外看了一眼,目光收回来,经过始平王妃,始平王妃仍面无表情,一言不发。
心里越发没了底。
来人是天使,王妃已经证明,那是不会有错了——以王妃与太后的关系,也没个假天使能骗过王妃的,那为什么、为什么……王妃不说话呢?
无论发生了什么,好事坏事,王妃总该知道一二;她今儿是她始平王府的客人,如今要不明不白被带走,无论明示暗示,于情于理她都该透露一二;为什么却……一句话都不说呢?
“王妃!”李九娘壮着胆子喊了一声。声音在发颤。
王妃低低地问:“李娘子,还有事么?”
不,不该是这样一个反应……不该是这样。李九娘心一横,说道:“方才,贵府婢子说王妃有请,华阳公主怕我人生地不熟,特意陪了我过来。”
“哦。”王妃皱眉。
要没有外人,芳莲早跪下请罪了,但是这时候却有不宜,是以芳莲只简单解释道:“奴婢去寻李娘子的时候,被三姑娘瞧见了——三姑娘只当是王妃找她……”换句话说,就是被嘉语盯上了,躲不开。
王妃没有在说话——没有责备,也没有安慰。嘉语难缠,她是知道的。但是芳莲也是办事不力,被盯上了?嘉语能盯她一时,还能盯她一世不成!她当然知道这是迁怒。然而眼下,她也只有迁怒了。
李九娘口中发干,却还是硬着头皮道:“我进门之前,公主与我说了一句话,让我转述给王妃听。”
嘉语并没有说转述云云,但是李九娘猜想,既然她说了这么句话,再三叮嘱叫她记着,当然不是叫她记在心里,而是要说出来——仓促间,也再想不起比假托转述更合适的方式了。
“时候不早了。”王妃却道,“三娘有什么话,我会去问她的。”
竟是……竟是不给她说话的机会!
李九娘又惊又怕,急急说道:“公主说我已经订亲了,我如今是崔家的人——天使是要把我带回崔家吗?”
王妃:……
让她说三娘什么好。要说她事先得了风声,她是决然不信的:连她都没有听说,三娘就算有些消息渠道,能比她快?
多半是靠猜的,这丫头是越发能耐了。
竟教李九娘说出这么句话来——也亏得李九娘信她,不然,没出阁的大家闺秀,哪里能这么没皮没脸得声称自个儿是谁谁谁家的人。
王妃与那寺人对看了一眼。寺人还真犹豫了片刻。依律,出嫁女确实不受连坐,这位小娘子,是带走也可,不带亦可,然而棘手的是,不知道什么缘故,正主儿——李十二郎迟迟没有出来。
如果不是王妃始终坐在这里,连对婢子的交代都在他眼皮子底下,他几乎会以为是王妃通风报信——虽然实在也没有这个必要。继女亲还是太后亲,王妃应该是拎得清,更何况国法天规摆着呢。
要华阳过了门又两说。如今尚未过门,无论华阳还是王妃,都犯不上为了维护李家而得罪太后……不不不,就是得罪他,都是件得不偿失的事。去了李郎君,还有崔郎君——公主还愁嫁吗。
却听王妃踌躇道:“既李娘子已经订亲……”
“王妃!”寺人却打断她,“那也不是奴婢做得了主的——何况李御史……王妃不去催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