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壮汉恭敬禀告。
青年闻言,微微点头:“很好,现在只需静观其变,看朱瞻墉如何应对此事。”
“若他真对襄王不利,嘿嘿,那我们便多了一个盟友。”
壮汉们闻言微愣,其中一人上前恭敬道:“王爷,扶桑传来消息,那位殿下两个月后正式向大明宣战,百万大军将出。”
青年目光一亮:“好,正可借此试探朱瞻墉的反应。两个月后,我们执行计划。哼,朱家皇位,有能者居之,我这三兄太过重情,否则,怎会有今日良机。”
“下去准备吧,告知各位王爷,两个月后,举事。”
“遵命!”正午时分,烈日如炽,然而南京城门之下,百姓们并未离去,他们并非受官府约束,而是自发聚集,静待朱瞻墉的归来。
时光悄然流逝。
片刻后,地平线上,一行黑影缓缓显现,映入众人眼帘。
所有人屏息凝神,紧紧盯着前方。
直至有人辨认出那渐行渐近的车队,高声呼喊:“是越王的仪仗,是越王,越王回来了,越王回来了!”
“哪是什么越王,殿下早已是储君,应称储君!”
“对,对,是储君,储君回来了!”
百姓们纷纷翘首以盼。
朱瞻墉的仪仗队伍庞大,足有万人,行进虽缓,百姓们却毫无怨言。
直至仪仗抵达南京城门前。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响起:“恭迎储君归乡!”
“恭迎储君归乡!”
“恭迎储君归乡!”
“恭迎储君归乡!”
百万民众的呐喊,震动南京的天地。
朱瞻墉始终坐在仪仗之中,听到这震耳欲聋的欢呼,心中莫名涌起感动。
他离别南京多年,百姓们却始终铭记着他。
百姓,往往是感恩最深的人。
当初重建南京,并非期望百姓感恩,他只是想让南京有更好的发展。
南京是他的根基,是各业的生产重地,为他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富与粮草。
因此,朱瞻墉决心将南京打造得更美好。
这是他倾尽心血重建南京的初衷。
随着南京的发展,周边百姓受益,生活日益富足。
南京的产业为百姓提供了丰厚的生计机会。
于是,无数百姓纷纷涌入南京。
尽管人口剧增,南京的原住民仍不断传颂朱瞻墉的恩德,告诉新来者,没有朱瞻墉,就没有今日的南京,更无他们的幸福生活。
百姓感恩戴德,谁让他们温饱,他们便信仰谁。
喜欢大明:被迫登基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大明:被迫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