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西汉暴君 > 第182章 众生相 张敞一(第1页)

第182章 众生相 张敞一(第1页)

张敞

张敞的家族从祖父辈儿起就是太守级高官,父亲在武皇帝手下做过光禄大夫,所以张敞进入政界还是很容易的。

当时的人们,对于这样的政治世家,后辈靠前辈的荫蔽从政,是没什么看法,甚至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史书从来也是很大方地记下来谁谁做官是靠二大爷的关系,谁谁是靠七舅老爷的提拔,当事人绝不会回避自己的血统,而且公开以之为荣,后来的袁绍都天天喊着我家四世三公。旁人也不会酸不拉几地说你是靠关系进来的怎样怎样。平民出身没什么背景的人,能在县里有个小吏职位算不错的,能在郡里有张办公桌,那是非常成功了。

一者当时做官全靠推荐,自然很难轮到一般老百姓头上,除非太出色谁也盖不住,像贾谊、公孙弘等,不过少之又少,当时也没有科举制度,想爬都没门路;

二者当时距战国时代很近,周朝遗风还是太重,周朝一切制度的的核心是血缘,靠血缘混饭吃是应当应分的事情。所以陈胜当年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实在有创世纪之气概,只是真正实现这句话,还是等到许多年后出现科举,也不过是部分实现。实际上到现在,很大程度上,搞政治还是以家族为单位的,哪里都一样。搞政治是一个行业,是行业就有行业的圈子,外人进去比较难。

张敞这个人很有原则,就是只对皇帝负责,尽一个为人臣者应尽的义务,不管是破烂皇帝刘贺,还是在霍光阴影之下的刘询。

昌邑王刘贺在位期间瞎胡闹,当时级别还很低的张敞曾主动发言要求刘贺要有个皇帝的样子,以至于霍光很欣赏张敞,刘询即位后,霍光把张敞提到了豫州刺史,张敞却不怎么领情,谁提我那是你们的事,我只向皇帝报告。

张敞在豫州数次向刘询汇报工作,提想法,提建议。不管说的合不合刘询的想法,至少刘询觉得,这个张敞的态度很好,所以很快又被提回到长安来了,任职太中大夫。当时的刘询虽然跟一个傀儡皇帝差不多,但是调动一个地方官这样的事情霍光还是不敢有意见的,何况张敞又不是什么关系重大的人物。

但是张敞免不了就与霍光同朝为官了,低头不见抬头见,张敞还是对霍光爱答不理,有时还会跟霍家人发生争执,当然,全都是工作上的事情。

张敞的心思,还是在皇帝那里,不管你什么霍光还是霍元甲。

张敞家里有读书的条件,他也有这个爱好,他算个读书人,虽不是专门搞学问的,却也是当时全国有知名度的《春秋》研究专家。孔子说,君子不党。张敞至少算个君子。

由于张敞的不合作态度,在长安不久后被霍家人轰走了,打发到函谷关守城门去了,这当然是一种人才的浪费。正好刘询对昌邑王刘贺不太放心,就提名他很欣赏的张敞任山阳郡太守,去盯住刘贺。霍光没什么意见,有关部门当然也就同意了。

这里顺便提一下刘贺的结局。

刘贺被废后回到山阳郡做地主,心灰意冷,酒色度日,一年多就把自己耗得差不多了。后来刘询觉得刘贺在中原呆着始终是个麻烦,于是封了他一个四千户海昏侯。海昏县在豫章郡,就是江西,江西在当时还是人烟稀少的地方,刘贺去了肯定永不得翻身,刘询也就彻底放心了。

曾有人问刘贺,你当时做了皇帝后,为什么不把霍光抓起来杀掉?

刘贺目光空洞茫然,答道,我想过,但没抓住机会。

几个月后,刘贺油尽灯枯,染病身亡,可谓英年早逝。

刘贺到死也没明白他究竟哪里错了。

霍光死后,刘询要对付霍家人,张敞从山阳郡上书提了一个想法,就是不要杀人,给他们封个侯,全都赶出长安城就可以了。

平心而论,张敞这个提议大概是在如何处理霍家人上最好的一个设想,既解决问题,又可争取到舆论。

结果刘询拒绝,刘询是铁了心要把霍家人一个不剩都杀掉,因为刘询本不是那么善良的人,一个在街头长大的京油子,也没读过多少书的人,很难用善良去形容。这个事情前文提到过。

张敞并没有因此灰心,向皇帝提意见是他为人臣者职责所在,皇帝听不听他决定不了,他还是会继续提下去。

胶东国出现治安问题,一时间占山头,劫监狱,拦路抢劫,坐地收保护费等事件频发。张敞主动要求去胶东国做丞相。因为山阳郡本来就是个闲郡,他一个太守除了批批文件开开会也没什么实际的事儿可做,再说刘贺也死了。无论从国家需要的高度,还是他个人前途的角度考虑,张敞都不该再继续呆在山阳郡。张敞不是喜欢清闲的人。

自武皇帝时期淮南王刘安事件,以及推恩令之后,诸侯国的地位已经降到和郡差不多了,王爷成了一块金边的招牌,国内真说了算的,是长安给指定的丞相,诸侯国丞相和太守是一级的,守相并称。

张敞去胶东前,给皇帝上了一封公文,里面说治乱难免用重典,所以他要求到胶东后便宜行事,就是权限加码,一般的事他就能当场决定,不用报到长安批复。刘询同意,他对张敞还是很信任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敞到胶东后,先颁布了三项举措,一,悬赏捉拿犯罪分子头目;二,告示全胶东国,犯罪者主动揭发其他人者,如属实,可带罪立功,免于处罚,甚至嘉奖钱物;三,一线办案人员有功者,可以越级晋升为县令。

高手毕竟是高手,也就一年的时间,各种犯罪组织瓦解殆尽,而且没有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大家自然拍手称快,另外还有二十多个立功的办案人员,张敞报给长安,晋升为各地县令。

张敞曾经研究过赵广汉的那一套情报网、调查推理等邪派功夫,他也会点,偶尔用用,不过张敞只是把这一套当做技术细节对待,不是作为治理胶东国的核心。张敞始终还是把自己当做一个读书人,读书人要的是修齐治平。

胶东王太后颇有姿色,平时喜欢出去招蜂引蝶,在国内影响不大好。按理说这是王家家事,他一个外人不好插手,但是张敞还是管了。

张敞是读书人,写点什么东西对他来说很简单,他写了一封奏疏,援引古义,对比今昔,骈四俪六,报给太后。太后看了也觉得不太好意思,没再出去闲逛。张敞认为,正风气这样的事情,就是读书人应知应做的,而且这么做的意义要比抓几个犯人砍几个人头有意义得多。

颖川太守黄霸政绩卓着,调任京兆尹,仅仅不到半年,又被打回到颍川做太守,因为黄霸犯了错误,比如说,组织民工修路却不先报审,向长安北军大营输送骑士导致马匹不够用。。。总之用一个词形容就是无稽。实际上,黄霸是自赵广汉之后不知道第多少个从京兆尹任上被这些无稽的理由赶走的。黄霸能回到颍川郡继续任职算运气好,运气不好的可能从此离开政界,甚至丢掉脑袋。

接任黄霸的便是张敞,是皇帝刘询亲自提名的。

喜欢西汉爆浆史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西汉爆浆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