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艳阳高照,已近正午。
冯才的母亲秦氏拿着一个破旧的瓢,在水缸中舀水。
而一旁盛着米的米缸中,米已经所剩无几,秦氏有些忧愁,家中实在贫困,这可怎么做饭呀?
冯才本在温书,准备几日后的殿试,注意到母亲的为难,走上前,也看见了米缸中只余几粒米,心中也有些难过。
对秦氏安慰道,“娘,您放心,等我中了状元,得朝廷任命上官职,咱们就有银子了。”
秦氏听到儿子这话,脸上露出笑容,是啊,再坚持坚持,家里就有银子了。
只此时自然也不能让儿子饿着肚子,吃不上饭,秦氏拔掉自己发髻上唯一一只素钗,“儿子,娘把这钗当了,能换些银钱,买些米。”
冯才怎会不知这素钗在母亲心里的分量,听他娘说,这素钗是他爹生前送给他娘的,如今是他娘唯一的念想,若是将这素钗当了,他娘岂会不难过?
冯才想拦住秦氏,可他也身无分文,家中无米下锅,这可如何是好?
正当这时,一个粗布衣衫的姑娘走了进来,那姑娘背着一个破旧的行囊,脚上的鞋开了边,想来是一路奔波赶到这里来的。
这姑娘在门口东张西望,瞧见秦氏后,眼睛一亮,走了进来,“姑姑。”
秦氏看见这姑娘进来,也高兴坏了,“惠芳,你这丫头,可算来了,我这几天就一直盼着你。”
这姑娘叫秦惠芳,是秦氏的侄女,冯才的表妹,自幼喜欢冯才。
冯才见到秦惠芳竟到京城来了,一时之间愣住了,“表妹怎么来了?”
秦氏见儿子疑惑,说道,“是我托人给惠芳写信,说你中了会元,让她过来的。”
秦惠芳看到面前英俊文雅的冯才,脸上泛起红晕。
“表哥,你好厉害,竟中了会元。”
冯才还是谦虚,“何足挂齿。表妹一路赶来,辛苦了。”
秦惠芳见冯才看着她,对她轻声细语地说着话,心中高兴,笑意盈盈,“不辛苦,表哥。”
这时,秦惠芳见秦母手中拿着破了口的瓢,米缸中的米几近没有。
秦惠芳便从自己的行囊中掏出一锭银子,递给秦母,“姑姑,您去买些米吧,我来之前,我爹给了我些银子,虽不多,但到底能用些日子。”
秦惠芳他爹是个杀猪的屠户,平日里起早贪黑在集市上摆个小摊,以卖猪肉为生,是以日子过得还算可以,有些盈余。
此次听说冯才考中了会元,又收到妹妹秦氏的信,便让秦惠芳带着几锭银子去了京城。
秦惠芳一路赶来,省吃俭用,就想着将自己的银子给姑姑和表哥用,是以一身破旧的衣裙出现在冯家的小破落院子门口。
秦氏看到秦惠芳递过来的银钱,心中感动,“惠芳,你的钱姑姑怎能要?”
秦惠芳见秦氏不肯收,来回推脱了几次,硬是将那锭银子塞给了秦氏,“姑姑,你就收下吧,家中无米,怎么吃饭?难道您舍得让表哥饿的肚子?表哥如何温书?”
这话说到秦氏心坎里,秦氏心想自己饿着倒罢了,若是饿着儿子冯才,那可不行。
于是,秦氏一脸感动地接过那锭银子,“惠芳,姑姑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