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素书原文及译文完整版 > 第六章遵义章(第5页)

第六章遵义章(第5页)

注释

注曰:以长幼而言,则齿也;以朝廷而言,则爵也;

以贤愚而言,则德也。三者皆可能,而外敬则齿也、爵也,内敬则德也。

王氏曰:“心生喜庆,常行敬重之礼;意若憎嫌,必

有疏慢之情。常恭敬事上,怠慢之后,必有疑怪之心。聪明之人,见怠慢模样,疑怪动静,便可回避,免遭凶险之祸。”

解释

对以往尊重的人或者帮助过自己的人,如今渐渐怠慢了,说明这个人的雄心大志已经懈怠了,意志衰退了。这是很危险的事情。

有些人或者有势力、有权力,我们有求于他,那么为了自己的利益自然要尊重他,但时间长了,可能认为用不着他了,就慢慢疏远了。但危险也在这里,人生漫长,人生坎坷,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需要人家的帮助,临时抱佛脚往往没有用。所以,应该经常性地保持以往的敬意,不管你今天

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不忘记你以前曾经尊敬过的人。

举例

春秋时齐顷公立嗣,晋、鲁、卫、曹等诸侯都派使者来祝贺,晋的使者郤克瞎了一只眼睛,鲁的使者季孙行父没了头发,卫的使者孙良夫是个瘸子,曹的使者驼背。朝贺以后,是例行的私宴,顷公预先给这四个人准备了座位,以便让家眷们可以从高楼上看得见他们,家眷们看了,都忍不住大笑

起来。四个使者回到宾馆,都很气愤,一起谋划着讨伐齐国,

齐国的混乱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北海郑玄是汉朝的大学问家,有很高的声望。袁绍仰慕他的名声,派人去聘请他,却没有特别的礼遇。赵融听说后说:“贤人是君子所仰望的,不尊敬贤者,就失去了君子的景仰。有为的君主,不敢失去百姓的欢心,何况对于君子呢?失去了君子的仰望,就难以有大的作为了。”后来,袁绍果然失败了。

原典

貌合心离者孤。

注释

王氏曰:“赏罚不分功罪,用人不择贤愚;相会其间,

虽有恭敬模样,终无内敬之心。私意于人,必起离怨;身孤力寡,不相扶助,事难成就。”

解释

貌合神离,其势必孤,其力必散,其事必败,所以说:“三人同心,其利断金。”

《吕氏春秋》说:千人同心,就有千人的力量;万人异心,

还不如一个人有用。

举例

汉朝末年,董卓废帝专权。初平元年,后将军袁术、翼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奋武将军曹操等,拥戴袁绍为盟主,起兵讨伐董卓。但是各路兵马却貌合神离,迟疑不进,刘岱和桥瑁还相互攻击,打起了内战,董卓抓住机会,很快就打败了他们。

后来,袁绍势力开始膨胀,他统治着青、幽、并、济四州,兵力数十万。手下的颜良、文丑、张颌都是当时的名将。郭图、审配、逢纪、田丰、许攸、沮授也是雄视天下的有名的谋士。尤其是田丰等深谋远略,孙盛说:“田丰、沮授的谋略,就是张良、陈平也不一定比得上啊。”但可惜的是,袁绍不会用人,使得谋士之间貌合神离。郭图污蔑沮授,袁绍怀疑他就把他赶走了。逢纪污蔑田丰,袁绍就把田丰关起来,后来杀了。此后,文臣武将离心离德,谋士都走了,官渡一战之后,就再也没有

恢复元气。

原典

亲谗远忠者亡。

注释

注曰:谗者,善揣摩人主之意而中之;忠者,推逆

人主之过而谏之。合意多悦,逆意者多怨;此子胥杀而

吴亡;屈原放,而楚灭是也。

王氏曰:“亲近奸邪,其国昏乱;远离忠良,不能成事。如楚平王,听信费无忌谗言,纳子妻无祥公主为后,不听上大夫伍奢苦谏,纵意狂为。亲近奸邪,疏远忠良,必有丧国、亡家之患。”

解释

善于揣摩领导意图而投其所好的是“谗者”,也就是小人;而专门找领导的错误犯颜直谏的,是“忠者”。虽然做领导的都知道近小人、远忠臣必然失败的道理,但能够避免这个毛病实在不容易,因为人都有爱听好话、爱被吹捧的本性。说真话、批评人的话难以被人接受。

所以,好的领导要懂得忠言逆耳的道理,必须有容忍和接受批评的雅量,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吕氏春秋》说:最有用的忠告都不中听,也不合自己的

心意,只有贤明的领导才能听得进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