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大战之后,所有人都明白,炮兵是全军的核心战力。
虞醒对护卫炮兵的部队下得命令从来是,遇到危险,只要炮兵没有撤下去,他们必须死战到底。
其实,遇见突发情况,炮兵根本就不可能撤。
这个命令,就是死命令。
但是所有人并没有觉得不对。
所以能参与运输火炮的民夫,也都是精心挑选的。
虞醒看着元军大营,一眼就看出问题来。
“眼前这一战不好打啊。”
元军采取了很多防炮击的准备,壕沟,加固过的寨墙。甚至在寨墙后面,还有两三道寨墙。一看他们就知道,一道寨墙很可能挡不住炮弹,但是炮弹很难打穿一道寨墙后,再打穿两道,三道。
“说到底,还是火力不足。”
虞醒暗叹。
铜要造钱。
不能全部用来造炮。
而云贵的道路,虞醒计算过,火炮口径与运行速度成反比。造一门能轻松推平这些障碍的大炮不难。但是造出来,从昆明运输到这里,最少需要一年。而且这一路很多道路都要扩宽加固。
一路上很多小桥都是木板铺的。现在的火炮勉强能过。而那种几吨的重炮,在这个时代,就是道路破坏机。
估计修路的钱,都要比炮本身都贵。
“不好打,也要打。”
都已经逼近元军大营了,上上下下士气沸腾。这一战能不打吗?
虽然说,战争要筹谋,算计。但是真正决定胜负的,还是将士们临阵厮杀,啃硬骨头。
“安营扎寨,明日准备进攻。”
第二日一早。
火炮早早的准备。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就对元军营地开炮。
这一次,射击频率比较低。
这是为了保护火炮,极限频率射击会影响火炮性能,更会让火炮报废。
而放缓射速,进行降温,就能保证火炮能使用更长时间。
这也是对所有火炮一次质量检测。
虞醒设计的火炮,毕竟是一个新物种,没有大规模使用,这种高频使用,也能找出火炮缺陷。
找到改进的方向。
「求月底月票,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