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同白驹过隙,转瞬就来到了1976年年底。
今天是腊月二十,是狮子山村,不,胜利公社第四大队,打渔的日子。
村里的铜锣声一响,猫冬的村里人纷纷出了家门,有说有笑朝着村里堰塘而去。
春妮现在满脑子都是酸菜鱼,对打渔这件大事那是期盼了许久。
少年人夏至对打渔也是非常积极的。
只是生产队的老少爷们儿多得是,轮也轮不到夏至出手的。
夏至只有跟着姐姐妹妹站在边上看热闹。即便如此,夏至脸上的笑意那是止都止不住。
“姐,也不知道今年我们家能分几条鱼。”秋果关注的明显要实际很多。
“放心,肯定少不了我们家的。”春妮很高兴,她好久好久没吃鱼了啊!
“大姐,我想吃小鱼儿,用油炸了,可香啦!”冬临竟然还能记得夏日暴雨后的油炸小鱼,念念不忘啊!
“小鱼没有,姐姐给你做大鱼吃!”
“大姐做的鱼好吃。”冬临小小年纪很有做舔狗的资质啊!
“我看今年鱼肯定少不了。”
说话的是前队长杨隆昌,他手里拿着一个烘笼。
这是狮子山当地的一个移动烤火器,里面一个陶瓷土碗,用于装木炭。外面用竹条编织而成,提着特别方便。如果想要火星子保存得久,再搭一块布在上边就行。
当地的老头儿老太太在冬天时那是人手一个烘笼。
“大爷爷!”春妮三人异口同声地喊人。
老队长开心地回应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丰收总是喜悦的。
这时堰塘里的水已经快要放干了。
杨安章正安排着壮小伙子们下鱼塘。
“孙老二,你用竹竿拍水面,把鱼赶到中间去。”
“大山,你把眼睛放亮些,那里不是有条鱼嘛?赶紧拿着竹篓子上啊!”
“老二,邦达,柚子,易老大,你们一人一个鱼罩,等孙老二把鱼赶来,就使劲儿罩。”
“……”
堰塘里热闹不已。
岸边的看客抓心挠肺,巴不得自己亲自上。
知青们也来了,作为第四大队的一员,他们也是能分到鱼的。
“哎哟,那里有条大的,柚子,你赶紧逮。”
“老二,你背后也有!”
“队长,你旁边那个窝窝里有条,哎呀!跑远了!队长,你这是不行啊!”
杨安章……不能被人说不行!
“呀!我抓住了,赶紧拿兜来!”
“哇塞,能有三四斤!够我一家子吃一顿了!”
“你倒是想得美!你家就三口人,能吃下这么大条鱼!不像我家……”
“咦,老二抓了条更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