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黄起了兴趣,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拿起稿纸,说要帮徐谨言审审。
“对,打算把明朝一十六位皇帝,挨个写一遍。”
徐谨言点点头,既然要抄书,那自然要抄全套。
二百多万字呢,那得拿多少稿费啊?
“那不得几十万字?”
老黄抬起头,眼睛透过眼镜的上沿,有些惊讶地看着徐谨言。
“差不多吧。。。”
徐谨言嗫嗫喏喏地应了一句。
要是说二百多万字,搞不好,会吓到人的。
“太长了,现在没有文刊能发出去的。
就算发,也会是以连载的模式。
如今的文刊,基本上都是月刊,一次发一篇,你这几十万字,得发一年吧?”
老黄摸了摸下巴,翻了翻这几页稿纸,似乎在算一个月能拿多少稿费。
“你这一章,得有上万字了吧?”
老黄反复翻了几次,回忆起朱元璋的经历。
发现这几千字,也就是个开篇而已,于是询问了一句。
“差不多。”
徐谨言算了算,还真的是,有些帝王在位时间长,那篇幅自然就长。
朱八八在位31年,期间经历了多少大事。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就35w字,朱八八自已就占了二十多万呢。
“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你这写作的天赋,比我强多了。
那你想好发哪里了吗?”
老黄感慨了一句后,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没呢,黄老师您能给我一些建议吗?”
徐谨言也没想好,看老黄说到这里,马上也问起了这个之前被忽略的问题。
“正常来说,人民文学和燕京文学,都是收长篇的。
可是你这长篇,也有些太长了。
而且,你这还有些戏说的感觉,与正统的历史,不太一样。
就是不知道,会不会引起哪些搞历史的人反感。。。
为什么不先写几个有意思的短篇,投过去试试看呢?”
老黄的话,让徐谨言瞬间警醒。
对啊,现在还是70年代,虽然明朝那些事儿,是非正统的历史文学。
但他并不清楚,如今这年代的读者,对这本书的接受程度。
而且,就像老黄说的,在历史专业那边,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其实,这点俩人倒是想岔了。
这年代,比徐谨言穿越前,在文学创作上的尺】度,还要大。
“您说的有道理,但短篇的话,我还没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