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修建红薯工坊的时候,宋清明给所有工坊的员工都放假了,这次是大农忙假,一共七天。
当然,为了不影响那些客商过来取货,工坊都根据实际情况留有员工进行对接的。
在这次秋收之前,宋清清明找到村长。
“村长,关于这次秋收,我这里有些想法。”宋清明温声说道。
村长听到宋清明是有事找他商量,而且是关于秋收的,顿时就严肃了起来。
毕竟这个秋收可是大事呀!
“是这样的,我之前是计划秋收后就重新育种,然后再种上一季水稻的。”宋清明说着看向村长。
种两季水稻当然可以增加粮食产量,但,又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石河村是偏北方的,日照、温度等都不是很好。
而水稻这种农作物最是看重这两样的东西的,所以他不得不调整计划。
计划也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的。
否则那就是纸上谈兵,都是空谈。
原来计划要重新育种种两季水稻,那现在是不这么计划?
村长听到宋清明的话后这么想的。
“其实也没事的,本来我们也是种一季的,而且前段时间我们村里每家每户都收了很多红薯,我看今年的水稻的产量也是不错的,交税后也有剩余的,不会饿肚子的。”
村长以为是什么事,原来是为了这个问题,他们现在已经很满足了,人得知足,今年的红薯若没有宋清明,他们也不会有。
这个红薯换句话说,他们是白得的。
而且,每家每户基本都有三千斤起步。
宋清明也不多多说什么,将自己心里的想法给说了出来,“虽然不播种二季水稻,但我这里有个法子可以让稻子长二季出来。”
这话村长就听不明白了。
什么不能播种二季水稻?什么又可以种出二季来?
他都怀疑自己听错了。
宋清明将再生稻的想法说了出来。
这个再生稻不是宋清明胡乱说出来的,前世的华国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古代就已经有人这么做了。
再生稻不用重新播种,直接利用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在适合的水分、养分和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下,再长一茬水稻,再收一季。
再生稻是适合那些阳光和热度不足以种植两季水稻,但是种植一季水稻又有多的地方。
而石河村就是属于这样的地方。
听完宋清明说可以用收割完的稻桩就能种出第二季水稻来,村长又是忧,又是喜的。
忧的是以前他们不知道,白白浪费了那么多。
喜的是,现在他知道了,无论如何都得试上一一试的。
但其实他心里也是有点疑问的,为什么上一年的宋清明不说呢?
其实并非上一年宋清明不说,而是他发现当时他们当时的种植模式就很粗放,水稻长得不是很好,那时稻杆都是细细一根的,而且他当将那些稻根挖出来看后,发现基本都是老根,少有活力的根系,这样的稻桩是不适合做再生稻的。
再生稻是需要原来的稻桩还保留着活力的根系,否则是不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