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可考的文献中,关于战争用船的记录可追溯到商代后期,周武王伐纣用了四十七艘大船运送军队和物资,在孟津渡河东进,经牧野决战大破商军,直捣商都朝歌。
当然,那时的船还不能被称为军舰,只是作为运输用。
到了春秋时期,水上战争开始出现,战舰才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
秦汉时期,军舰的发展得到加速,汉朝的楼船更是极具盛名,对后世造船起到了非常大程度的影响。
东汉时期,斗舰横空出世,丰富了战舰的种类,使水上战斗呈现了多元化。
而到了元朝初期,元朝的军舰数量更是空前的达到了一万七千多艘,甚至加装了火炮,堪称“水上铁骑”。
我看到的这艘战舰,有汉时特色的船楼,甲板上还有元朝才会加设的粗劣火炮筒伸出,造型非常的独特。
我所在的这个位置应该是一片地下河,但地下河上怎么会漂浮如此巨大的军舰?
难道,这里能够通向外面?
想到这种可能,我立刻激动了起来。
军舰被几根锁链牵制着,停靠在岸边。水浪一层层上岸,又陆续退回,撞击在一起,溅射起冒着白沫的水花。
我看到有一条连着船身的铁链挂在岸边的一个石桩上,正随着船身微微摇晃。
除此之外,船上不再有任何东西是与我所在的地面相连。
我兴冲冲的跑过去拽那根铁链,但是那船实在是太重了,我憋红了脸也没能拉得动。
左顾右看,我找不到什么可以依靠的工具,无奈之下,我只好熄灭火把,并待它自然冷却后绑在身上,手脚并用的爬上那根铁锁链,像只虫子一样往船上挪蹭。
铁链的温度非常的低,我的手套有多处破损,为防止我手心出汗时被铁链粘住,我用袖子套住了手。
但这样一来,却增大了攀爬的难度,加上我之前耗费体力太大,我爬得非常的艰难。
这也就是我身体素质还行,要是换成刘胖子,估计只能放弃了。
想到刘胖子,我又开始挂念那些兄弟,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是否安然无恙,此时又在哪里?
我爬了很久,才终于爬到了船舷边缘。我抱着铁链休息一会后,腰部猛的用力向前一送,双手抓住了船身侧板,然后小心脱离铁链,双臂用力一撑,把上半身撑起,艰难的爬到了船上。
躺在冰凉的甲板上,听着轻缓的水流声,看着如虚空一样的黑暗,我只能大口大口的喘粗气,连坐起来的力气也没有了。
如此躺了好一会,我拖着酸疼的身体艰难起身,重新点亮火把。
站在甲板上,我才意识到,这艘船比我在下面看到的还要大。
船上分为两部分,大半位置被三层木质楼式建筑占据,而甲板两侧及船首楼上都设置有笨重的火炮。
三根巨大的桅杆分别立在船身的前、中、后三个位置。船帆已经不知去向,使那三根桅杆看起来就像旗杆一样。
我还想再多观察观察,却听到极轻微的“滋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