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如梦如() > 第3章 老学究之宋教授养成记(第1页)

第3章 老学究之宋教授养成记(第1页)

话说从小在陶瓷之都—苍南小城长大的宋鳞比,为何会选择如此风尘仆仆的考古研究,这得从头说起……

此时的苍南并非彼时的陶都,从清代末期的御制官窑到如今的徒有其表的陶瓷之都,陶瓷的发展历程无不令人唏嘘。

从称霸世界的‘克拉克瓷’开始,苍南小城随手捡起的一片陶瓷碎片就是一段辉煌的回忆史。

1993年,苍南市政府在明代御窑厂附近施工时,发现一堆瓷器残片,后经过专家复原,总共是21件蟋蟀罐。

这些蟋蟀罐无疑是作为残次品打碎后集中掩埋的。由此可见,当时烧造的瓷器并非屈指可数的小数量。

明清帝王常常在陶瓷上留下深刻的印记,包含了个人的偏好、品味、审美和趣味在一件件官窑瓷器中清晰地呈现。

这几件蟋蟀罐实乃足以证明宣德皇帝‘留神词翰’、‘尤工绘事’——他的绘画水平足以媲美于专业画家,除此之外,也坐实了他‘好促织之戏’。

宣宗皇帝御临之时,重熙累洽,四海无虞。万几清暇,留神词翰,山水人物、花竹草虫,随意所至,皆极精妙。

(一团和气图——明朱见深)

土生土长的宋教授对陶瓷艺术发展史有着深刻认识,因为他们从小就听着‘克拉克瓷’的故事长大。

克拉克这个词语来自公元1600多年前,荷兰东印度公司捕获的一艘葡萄牙商船‘克拉克号’。

当时船上满载明朝外销的瓷器,由于当地人对这种东西不明所以,便以商船‘克拉克’来命名这些瓷器。

精美珍贵的青花瓷引起了欧洲市场的骚动,强盗公司便把收缴到的‘克拉克瓷’开展了强盗式的地售卖。

当年拥有克拉克瓷在欧洲成了一个上流身份的象征。这是我们瓷器的辉煌历史,也是强盗的代名词。

这个时期的苍南也还没成为钦点的官窑,其中不乏都是家庭小作坊。

这个故事在小宋的脑海里,种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她绞尽脑汁收集各式各样的瓷器碎片,希望能勾画出一幅完整的‘克拉克瓷’的故事。

她一边长大,一边默默地勾画着自己的鸿图。

待她从景德镇官窑的辉煌倒推回到清朝时期的‘粉彩瓷’,这是古代官窑瓷器史上标志性的衰退;明朝永乐年间不可思议的‘苏麻离青’,这是不可多得的郑和七下西洋带回的石料。

让我们来仔细瞧瞧一件永宣时期的青花瓷,画面中的线条和块状之中,有自然的色彩变化,某些蓝色局部会因为色调太深而类似于在宣纸上走笔一样晕染开来。

而这种蓝黑色小点乍一看可能会影响瓷器的品相,甚至会被当成一个瓷器身上的‘缺点’。

要想知道这些特点是如何产生的,就需要从绘制青花的原料说起。画青花的色料,主要的成分是氧化钴。

天然开采得到的氧化钴必然伴有很多的“杂质”,因为杂质成分与含量的不同,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