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连家门都没主动让王直进,王直在老房子遗址徘徊了良久,他想再看看老房子的内部格局,于是就厚着脸皮,要求进到老邻居的家中看看,
矿上的房子都基本是一个图纸,统一建造的,所以内部格局都一样,老邻居勉强把他让进了房子里,看了看,连口水都没让喝上,就推说有事,关门走人了,王直感到了些许的失落。
幸好他还打听到自己当初的一个发小,还住在镇上,经营一家小修表店,王直离开了煤矿,就兴致勃勃来到了修表店,找到了这位发小。
发小叫周玉翠,是女生,山东人,小名叫小嫚儿,说是发小,其实并不准确,她要比王直大几岁,与他哥哥齐志,是青梅竹马。
王直与她的弟弟才是真正的发小,还是同班同学,他的弟弟叫周同革,小名叫国修,两个名字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王直对他有着清晰的记忆。
这位小嫚儿姐,居然还认出了王直,对他也还算热情,中午一起简单吃了顿饭,晚间,又叫上朋友,设宴给王直正式接风。
王直就住在了镇上的旅店,旅店里还认识了一个老乡,与他一样,也是迁居外地,回乡来探望的,就是后来给他发微信的那个小沈。
小沈是二十多年前离开煤矿的,如今迁居到了四川,回来一趟更是不容易。
王直与他很投缘,很谈得来,就叫上他一起来赴宴,周玉翠叫上了当地的两个大哥,和一个胖姐姐作陪,准备了两瓶地产白酒,打算大喝一顿。
但王直由于十年前得过绝症,所以早已忌了酒,那时候还没开启穿越,所以不能喝,小沈也不太喝酒,只能喝一瓶啤酒,这让那几个陪酒的朋友不太满意。
但,小曼儿姐依然热情满满,一上来就自己连干了几杯,欢迎王直回到家乡,酒席的菜都是地道的当地风味,满满都是家乡的味道,
菜一入口,王直差点就掉下了眼泪,他味觉上的童年记忆,瞬间被唤醒,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原来对于故乡,在他心灵深处,还深藏着这么多感官上的记忆。
他与小曼儿姐一起回忆起童年的趣事,最令他们难忘的,是有一年春节,王直的母亲集合了附近的孩子,成立了个小小的文工团,一起排演节目,然后挨家挨户去邻居家汇报演出。
王直的母亲曾经是个教师,多才多艺,教孩子们唱歌、跳舞,朗诵诗歌,并自编、自导、安排演出,孩子们都非常踊跃积极,
小曼姐记得她唱了首《绣金匾》,王直记得他打了一趟拳,是沈阳姑姥家三舅教的,叫红小兵拳,当时,少先队还叫红小兵,共青团还叫红卫兵。
那个年代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不普及,过年也没什么娱乐活动,孩子们的表演,给邻居带来了难得的欢乐,受到热烈的欢迎,也在小嫚和王直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回忆起往事,小嫚姐激动的热泪盈眶,她说,她这辈子最佩服的人,就是王直的母亲,是她一生的偶像。王直心里想,她的母亲的确是值得佩服的,然而。。。。。。
王直还记起一件事,当时小曼姐家孩子多,生活比较困哪,他弟弟国修从小就心眼多,看王直吃白面馒头,眼馋,就跟王直说,窝窝头其实比白面馒头好吃,咱们换着吃吧,
小王直没吃过窝窝头,还真就信了,就拿着自家的大白面馒头去换,结果拿起窝窝头,咬了一口,就吐了,剌嗓子,咽不下去,才说要拿回馒头不换了,抬头一看,早就被国修报销了,渣都不剩了,后来,被妈妈知道了,还把他臭揍了一顿。
王直与周玉翠聊得兴致勃勃,三个陪酒的朋友却都似乎不太满意,说话阴阳怪气,眼神也不太友好,一会儿说大城市人都架子大,一会说关里人心眼多,欺负外地人,
东北习惯把东北以外的中国人,叫做关里人,意思就是山海关以里的人。
小沈看势头不妙,悄声跟王直说赶快散了吧,不然,搞不好会出事,于是王直就说晚上还要赶火车,草草结束了接风宴。
回旅馆的路上,小沈说他是回老家来办事的,已经来了很多天了,对如今的老家有些了解,现在我们这些迁居在外的人,把家乡人都当成乡亲,每个人都觉得是自己人,
而当地人却不这么想,他们更把你当成了外地人,而且,有些人还会有羡慕嫉妒恨的情绪,他们认为同样都是矿里人,凭啥你就出去混得比他们好,心里会不平衡,
即便你再低调、再诚心诚意,他们也会认为你是来炫耀的,是瞧不起他们这些家乡土包子的,所以会有敌意,喝点酒,搞不好就会找你的麻烦。
至此,王直才明白,为何自己的老邻居,会对自己这么冷淡。令王直不解的是,东北的民风不一直号称,最热情、最实诚、最好客的吗,作为家乡人,为何体会不到呢?
由于家里临时有急事,王直当晚就离开了松树镇,这次的故乡之旅,只有不到一天的时间,这让他有些遗憾。
自从陆文生穿越到了羊山岛,接手了田湾工业园区,王直就轻松了许多,也有了一些空闲时间,所以两年后的再次故乡之旅,王直就能有时间多待两天,能多走走、多看看,毕竟,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然而,第二次的故乡之旅,却是一趟非常不愉快的旅行,如果说第一次回老家,虽然有些遗憾,但还是有收获的,最起码,找到了自己发小,而第二次的故乡行,就全是遗憾的体验,甚至是恶劣的体验了。
王直的第二次故乡之旅,还是与第一次一样,先去了北京,坐高铁到了沈阳,打算换乘绿皮火车,回矿区。但,这次他一到沈阳,就先去了自己生活过的故居。王直沈阳的故居,在和平区南五马路,
喜欢二零二零年移民去350年前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二零二零年移民去350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