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说明永安帝早有将五皇子册封为郡王的心思。
可没想到,五皇子拒绝了永安帝,开口说道:
“父皇,儿臣不愿与思婉郡主和离。”
“儿臣知道,思婉郡主是长公主的女儿,受长公主谋逆案的连累,她日后的名声可能不会太好,但父皇,思婉郡主是无辜的。”
“她从头到尾,对长公主的谋划都不知情,而且不曾参与这些事,甚至在过程中,帮了儿臣不少忙。”
所谓帮忙,其实就是提醒永安帝,赵婉当年自己一个人冒着危险去荥州,给四皇子通风报信的事儿。
那一次如果不是赵婉,可能沈忆舒和萧可儿还真没有这么快发现清宁长公主的阴谋。
而赵婉那一次为了去荥州,自己都被卖到妓院去了。
如此功劳,虽然不能明着说出来,但他们也不该忘记,更不能把赵婉和长公主混为一谈。
于是,五皇子又开口道:
“若是父皇认为儿臣有功,那就请父皇用这份功劳,赦免婉儿的罪过吧,让她不要受长公主牵连,让她安安心心当儿臣的妻子。”
“儿臣愿意代替婉儿受过,从此自请去看守皇陵,此生无召再不回京,求父皇成全。”
永安帝看着底下跪着的五皇子,幽幽的叹了口气。
老五是个心地纯善的好孩子,如果没有阮嫔之死,如果没有长公主谋逆,老五也不会变成这样。
永安帝听了五皇子的话,点头答应下来:
“既然你有所请,那朕也不是那样不近人情,就依你所言。”
“思婉郡主,保留封号,不受清宁长公主牵连,朕依旧册封你为郡王,封号为忠,过几日,你带着人去看守皇陵吧。”
一般情况下,皇室子弟去看守皇陵,都是因为犯错误被发配过去的,这意味着他们在皇帝面前已经遭到了厌弃,几乎没有翻身的可能。
这种时候,皇陵那边的奴才可能会捧高踩低,可能会对主子不敬,可能会受到别人的指使和收买,故意磋磨他们。
但五皇子不同,他是自请去守皇陵的,他也没有遭到永安帝的厌弃,而他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让永安帝放心。
他用这种方式告诉永安帝,自己没有夺嫡的野心。
永安帝明白了五皇子的意思,也看懂了五皇子远离京城、远离朝政中心的退让,所以他依旧给五皇子封了郡王。
这个封号和爵位,就是在告诉众人,即便五皇子去看守皇陵了,也不许有人怠慢他。
而赵婉……
她救四皇子有功,保留她的郡主封号,也是为了缓解她的尴尬身份。
毕竟她是清宁长公主的女儿,她的母亲是谋逆的罪人,且已经被贬为庶人,如今赵婉就是庶人的女儿,身份上低了一等。
有郡主的封号在,也能让她在京城和皇陵那边,好过一些。
五皇子跪地叩首,开口谢恩:
“多谢父皇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