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村里的长辈们,从小干杂活几十年,就算不懂传统手艺中的那些细节,但动手能力还是有的。只要李子夜教导有方,他们学习起来也不算慢,至少比预期的要好不少。
教授完瓦匠组后,李子夜又来到泥匠组。这组的大妈大婶比较多,主要原因是李子夜看重她们的细心,还有绝对的耐心。
有了这两点,玩泥巴和砖块的条件就有了。
“马婶,陆婶……唐代地砖工艺,是所有传统技艺中较繁杂的一项,需要先从悬浊液中取得精细粉末,然后放入模具中煅烧成细砖,最后淋上近百次精炼的桐油,确保砖面如镜面一般通透……”
李子夜所授的“唐代地砖工艺”,全称是“唐代莲花纹方砖工艺”。步骤虽然只有简短的三步,但其繁复程度,却要比烧琉璃瓦和夯地基,来得夸张许多。
每块这样的莲花纹方砖,凝结的心血和汗水,都可以抵得上等体积的黄金,所以它又被称为莲花纹金砖。
马婶和陆婶她们听后,表情郑重的点了点头。然后按照李子夜所教的内容,按部就班的执行。
经过整整三天半的教学,李子夜终于让“瓦匠组”,“泥匠组”还有“工匠组”,能分工明确的开始执行。
虽然过程有一些些的坎坷,但就目前来看,结果还是很不错的。
而且就连李子夜本人,都没想到的是,他在无形之中,让家村有了传统工艺的萌芽闪光。等到夏宫建成后,搞不好整个家村都会成为传统工艺的摇篮……
一周之后,“瓦匠组”的长辈们,兴冲冲的找到李子夜,让他来检阅新鲜出炉的琉璃瓦成品。
“子夜,你看!这是我们根据你指导,烧制出来的瓦片!”刘村长带领他的组员,拿出两块淡黄色的砖瓦。
这颜色,在市面上可是非常稀有的。它不同于后期涂染的颜色,属于浑然天成烧制而出的。
李子夜伸手接过琉璃瓦,然后端起一杯水,将清水倒在瓦片上。只见砖瓦的平整度极佳,吸水率也非常之低,流水刚接触表面,就顺着斜坡流到地上。
瞧见这一结果,李子夜面容严肃的继续测试。长辈虽然是长辈,但在传承技艺面前,可没什么私-情可讲。好就是好,差就是差,必须要有客观公正的评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只见李子夜又用力折了一折瓦片,测试他的抗折性。等折完之后,没有出现裂痕,接下来又是抗冻、耐酸、耐碱……整个过程中,琉璃瓦都没有出现任何的不良反应,甚至就连颜色都没褪色。
李子夜见状,终于认可的点了点头道,“琉璃瓦色泽饱-满,釉色多彩,平整度很好,隔水能力也很出色……”
听到李子夜的最终认可,说明这一周多时间的努力,没有白费。于是刘村长和他的组员们,不禁露出高兴笑容。
“子夜,谢谢你!是你教会了我们……”
“瓦匠组”的长辈们,不忘对李子夜表达感谢。虽然他们岁数比他年长,但严格说来,李子夜可以算他们的师傅……
这样一来,辈分就好像有点乱了。特别当李爸和李妈,也参与到工艺流程中时,李子夜面对父母略带“求助”的目光,大部分时间都选择公事公办,不掺杂任何私-情……
等回到家中,一切再重回原貌。这份铁面无私,包青天来了都直呼内行……
“瓦匠组”的琉璃瓦,新鲜出炉。“泥匠组”赶制的唐代金砖,也不落下风。双方一前一后找到李子夜品鉴,大有一种暗暗较劲的味道。
唐代莲花纹方砖,原铺于含元殿前升殿街道的梯形台阶上。其以莲花纹为中心,周围环饰蔓枝纹,边际为联珠纹,砖面纹饰为模制阳文,整个纹饰精细繁缛……
令人感受到豪放、精美、富丽堂皇的盛唐艺术气息。
李子夜认真的做着品鉴。方砖上的莲花纹,是他制作好模具,方便马婶和陆婶她们复刻的。
总体来说都还不错,精炼的桐油也沁入了方砖中,使得它光亮而通透。
喜欢我真不是山野大家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我真不是山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