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苍和轩辕轶在制定这个计策时都有预感,那就是晋军统帅绝对不会选择稳扎稳打从正面攻破他们的营寨。
安谷谷口狭窄,其后有一条小溪,岸边乱石较多,并不适合骑兵奔袭。
晋军若是从正面击破秦军营寨,只要秦军不抱着和晋军死磕到底的想法,提前布置撤军路线,那么晋军很难在第一时间对秦军展开有力追击。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秦军选择不打撤退,那么晋军想追击秦军,一时半会恐怕很难达成效果。
就在昨日出发之前,他们收到后方军报,淮王的‘迁移百姓’的计划已经进入后半程,也就是说此时秦军可以随时选择撤退。
这显然是晋军不可能接受的结果。因此轩辕轶和阎苍都认为晋军统帅必定会选择出奇兵绕后夹击秦军的计划,以求最大的战果。
“将军的意思是晋军也会派遣奇兵从这边来绕后袭击我军?若不是,我们不是在此白白耽搁了。”
金准有长进,但是不多。
阎苍还记得当他和轩辕轶提出这个猜想的时候,同在营帐中的孟军就十分赞同他们的想法。
并且猜测这股奇袭的晋军人数不会太多,应该在三千人左右,得到了轩辕轶和阎苍的一致赞同。
这就是人的上限所在,金准的脑袋注定他在面对一些战争状况之时,无法做出更进一步的判断。
“留三千骑在此地和我们埋伏,另外各一千骑兵到山谷外找地方隐藏下来,在看到晋军骑兵向我军发起冲锋之后立即发动袭击!”
阎苍没有向金准解释这么判断的理由,第一时间选择了布置兵力埋伏,他将这个问题留给金准自己考虑。
若是他能想明白这件事,在阎苍看来起码智力或者军事水平能够上升5个点。
与此同时,荀枸带着麾下的士兵以及皮氏关三千守军从皮氏关出发开始向安邑前进。
和秦军不同,这次荀枸从晋兴郡带来的八千骑兵,都是跟随孟和南征北战的中原精锐。
秦军两万人中选出五千精锐,而晋军十万人中选出一万精锐,这一万晋军精锐只会比秦军更强。
皮氏关五千守军,除了宁弼的五百私兵,还有一千精锐士卒,汇合荀枸带来的五千精锐,也就是说这万余晋军之中有超过一半都是精锐士卒。
而另一边的秦军阵营,五千精锐包含了阎苍麾下精心培养的八百精锐骑兵,也就是说此刻轩辕轶手下一万二千秦军,只有三分之一是精锐士卒,而晋军的精锐数量正好是秦军精锐的一倍。
“这一战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轩辕轶揉了揉因为长时间紧锁而有些不舒服的眉头,他心中的压力远比表面看起来更大。
这一场战争不仅是秦国的正名之战,同时也是他这个五十多岁的老将的正名之战,他知道此战之后,恐怕他余生再也没有这样正面和晋军交战的机会了。
他必须用比晋军更差的牌,打出超过晋军的局势,而这一次他将自己的期望完全压在了阎苍身上。
这位被老友盛赞的年轻将领,一步步走来,轩辕轶已经见识到了阎苍的才能。
农业,器械,兵器,管理,军事,武艺,政治几乎都有涉猎,他自问在这个年纪没有阎苍这样的能力。
并且他很清楚的知道,阎苍还没有达到他的上限,还会继续成长,他只会越来越厉害,甚至不用多少时间就完全超过自己。
轩辕轶和阎苍自始至终都不是敌人,或许在分配利益之时双方有一点冲突,但是严格来说此刻阎苍在他的手下,阎苍所有的胜利都将给轩辕轶带来不小的好处。
轩辕轶已经五十有余了,他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还剩下多少时间。
他们这些人注定无法得到一个公平的成长环境,这让他对轩辕家的未来十分担忧。
在解开‘枷锁’之后,他不仅自己奋发努力,也希望给家族选择一个强力的帮手。
原本他希望这个帮手是自己的侄子轩辕云公,但是很显然轩辕云公挑不起这个重担。
然后他又把目光看向了阎苍,这显然是个完美的人选,只是他还需要做一个保险,那就是培养新生力量孟军。
或许他的行为会让阎苍有些不舒服,但是相比起已经成长起来,只能作为合作者的阎苍,他自己培养出来的孟军显然更有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