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少年纪信
对于赵迁而言。
即将带领赵国走向变革的一代名臣王安石,是不可或缺的。
同样,想纪信这种丹心护主的忠勇之士,也是难得一遇的。
赵迁心中抱着一线希望,希望这一次自己可以成功的收获两名人才。
但是走了一会儿,赵迁忽然摇了摇头,自嘲式的笑了笑。
自己就这么贸贸然去见王安石与纪小公子,究竟要以什么身份与他们见面呢?
如果说自己是赵国大王,就凭自己红口白牙这么一说,又有谁会相信?说不定还的马上自己一顿。
如果自己只以一个普通百姓的身份去与王安石相交,人家又凭什么非得搭理你呢?
就算是能与王安石搭上话,甚至是得到了王安石的重视。
那又如何?
人家会对你一个刚刚相识不久的人,直接说尽心中所想吗?
充其量也就是两个人之见互相谈谈抱负,直抒一下胸意,聊聊日后的打算。
也就仅此而已了。
真正的经国之策,安身之本,王安石会告诉你一个刚刚相识没有几天的朋友吗?
就算是相识多年的旧友,也未必见得就会剥白心迹、坦诚相对,更何况是你这样一个只有几天交情的人呢?
赵迁想了一想,便直接改道回了王宫。
赵迁思来想去,在心中推演了自己以种种身份去见王安石可能发生的种种可能,最终还是觉得以大王的身份去见王安石比较合适。
直接以赵国大王的身份出现在王安石的面前,当面抛出橄榄枝,如此一来,名亦正、言亦顺,王安石以一个被召唤者的身份,显然是不可能拒绝的。
至于那位纪小公子就更好解决了。
如果以特殊的身份去见王安石,赵迁还要挖空心思找到一个恰当的理由,说服纪小公子的父亲放人。
而以国君的身份前往,这一切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堂堂国君之尊,相中了一个娃娃,想要带到身边调教。对于一个平民百姓家的孩子而言,这岂不是乐不得的?
……
二个多时辰之后,城西私塾散学。
私塾这种东西,自孔圣人创办以来,三千弟子传道天下,私塾便以一种恐怖的姿态席卷了山东六国。除了水泼不进的秦国,几乎在山东六国的大街小巷都可以轻而易举的看到私塾的存在。
与日后成熟的学校体系不同,如今的私塾还处于私人办学的萌芽阶段,所涉猎的内容也比较基础,通常由德高望重的老先生,或者是无缘入朝为官的书生举办。
在这里就读的,一般也是学龄前的儿童,普遍都是五、六岁的少年,少数也有些七、八岁的学生,这在私塾的学生中就已经算是高龄了。
纪信在邯郸城西私塾中,就已经算是比较高龄的学生了。不过纪信家境殷实,家财足以支撑纪信终其一生、衣食无忧。因此纪信所谓的上学,也不过就是玩票性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