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水经注河水文言文翻译 > 第7章 河水三2(第1页)

第7章 河水三2(第1页)

定襄郡,汉高帝六年置,王莽之得降也。桐过县,王莽更名椅桐者也。河水于二县之间,济有君子之名。皇魏桓帝十一年,西幸榆中,东行代地。洛阳大贾赍金货随帝后行,夜迷失道,往投津长,曰子封,送之渡河。贾人卒死,津长埋之。其子寻求父丧,发冢举尸,资囊一无所损。其子悉以金与之,津长不受。事闻于帝,帝曰:君子也。即名其津为君子济,济在云中城西南二百余里,河水又东南,左合一水,水出契吴东山,西迳故里南,北俗谓之契吴亭。其水又西流注于河。河水又南,树颓水注之。水出东山,西南流,右合中陵川水。水出中陵县西南山下,北俗谓之大浴真山,水亦取名焉。东北流,迳中陵县故城东北,俗谓之北右突城,王莽之遮害也。《十三州志》曰:善无县南七十五里,有中陵县,世祖建武二十五年置。其水又西北,右合一水,水出东山,北俗谓之贷敢山,水又受名焉。其水西北流,注于中陵水。又西北流,迳善无县故城西,王莽之阴馆也。《十三州志》曰:旧定襄郡治。《地理志》,雁门郡治。其水又西北流,右会一水。水出东山下,北俗谓之吐文水,山又取名焉。北流迳锄亭南,又西流,迳土壁亭南,西出峡,左入中陵水。中陵水又北分为二水,一水东北流,谓之沃水。又东迳沃阳县故城南,北俗谓之可不泥城,王莽之敬阳也。又东北迳沃阳城东,又东合可不泥水,水出县东南六十里山下,西北流注沃水,合流而东,迳参合县南,魏因参合陉以即名也。北俗谓之仓鹤陉。道出其中,亦谓之参合口。陉在县之西北,即《燕书》所谓太子宝自河还师参合,三军奔溃,即是处也。魏立县以隶凉城郡也。西去沃阳县故城二十里。县北十里有都尉城。《地理志》曰:沃阳县,西部都尉治者也。北俗谓之阿养城。其水又东合一水,水出县东南六十里山下,北俗谓之灾豆浑水,西北流注于沃水,又东北流,注盐池。《地理志》曰:盐泽在东北者也。今盐池西南去沃阳县故城六十五里。池水澂渟,渊而不流,东西三十里,南北二十里。池北七里,即凉城郡治。池西有旧城,俗谓之凉城也,郡取名焉。《地理志》曰:泽有长、丞。此城即长、丞所治也。城西三里有小阜,阜下有泉,东南流注池,北俗谓之大谷北堆,水亦受目焉。中陵川水,自枝津西北流,右合一水于连岭北,水出沃阳县东北山下,北俗谓之乌伏真山,水曰诰升袁河。西南流,迳沃阳县,左合中陵川,乱流西南,与一水合,北俗谓之树颓水。水出东山下,西南流,右合诰升袁水,乱流西南注,分为二水。左水枝分南出,北俗谓之太罗河。右水西迳故城南,北俗谓之昆新城,其水自城西南流,注于河。河水又南,太罗水注之。水源上承树颓河,南流西转,迳武县故城南。《十三州志》曰:武县在善无城西南百五十里,北俗谓之太罗城,水亦藉称焉。其水西南流,一水注之。水导故城西北五十里,南流迳城西,北俗名之曰故槃回城。又南流注太罗河,太罗河又西南流,注于河。河水又右,得湳水口。

水出西河郡美稷县,东南流。《东观记》曰:郭伋,字细侯,为并州牧。前在州,素有恩德,老小相携逢迎道路,行部到西河,美稷数百小儿,各骑竹马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曰:闻使君到,喜,故迎。伋谢而发去。诸儿复送郭外,问使君何日还,伋计日告之。及还,先期一日。念小儿,即止野亭,须期至乃往。

其水又东南流,羌人因水以氏之。汉冲帝时,羌湳狐奴归化,盖其渠帅也。其水俗亦谓之为遄波水,东南流入长城东。碱水出长城西碱谷,东入湳水。又东南,浑波水出西北穷谷,东南流注于湳水。湳水又东,迳西河富昌县故城南,王莽之富成也。湳水又东流,入于河。河水左合一水,出善无县故城西南八十里。其水西流,历于吕梁之山,而为吕梁洪。其岩层岫衍,涧曲崖深,巨石崇竦,璧立千仞,河流激荡,涛涌波襄,雷奔电泄,震天动地。昔吕梁未辟,河出孟门之上。盖大禹所辟以通河也。司马彪曰:吕梁在离石县西。今于县西历山寻河,并无遏岨,至是乃为河之巨崄,即吕梁矣。在离石北以东,可二百有余里也。

又南过西河圁阳县东。

西河郡,汉武帝元朔四年置,王莽改曰归新。圁水出上郡白土县圁谷,东迳其县南。《地理志》曰:圁水出西,东入河,王莽更曰黄土也。东至长城,与神衔水合。水出县南神衔山,出峡,东至长城,入于圁。圁水又东,迳鸿门县,县故鸿门亭。《地理风俗记》曰:圁阴县西五十里有鸿门亭、天封苑、火井庙,火从地中出。圁水又东,梁水注之,水出西北梁谷,东南流,注圁水。又东,迳圁阴县北,汉惠帝五年立,王莽改曰方阴矣。又东,桑谷水注之,水出西北桑溪,东南流入于圁。圁水又东,迳圁阴县南,东流注于河。河水又东,端水入焉。水西出号山。《山海经》曰:其木多漆椶,其草多芎穷,是多汵石,端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河水又南,诸次之水入焉。水出上郡诸次山。《山海经》曰:诸次之山,诸次之水出焉。是山多木,无草,鸟兽莫居,是多众蛇。其水东迳榆林塞,世又谓之榆林山,即《汉书》所谓榆溪旧塞者也。自溪西去,悉榆柳之薮矣。

缘历沙陵,届龟兹县西北,故谓广长榆也。王恢云:树榆为塞,谓此矣。苏林以为榆中在上郡,非也。案《始皇本纪》,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然榆中在金城东五十许里,阴山在朔方东,以此推之,不得在上郡。《汉书音义》苏林为失,是也。其水东入长城,小榆水合焉。历涧西北,穷谷其源也。

又东合首积水,水西出首积溪,东注诸次水,又东入于河。《山海经》曰:诸次之水,东流注于河,即此水也。河水又南,汤水注之。《山海经》曰:水出上申之山,上无草木,而多硌石。下多榛楛。汤水出焉,东流注于河也。河水又南,陵水注之。水出陵川北溪,南迳其川,西转入河。

又南过离石县西。

河水又南得离石水口。水出离石北山,南流迳离石县故城西。《史记》云:秦惠王伐赵取离石者也。汉武帝元朔三年,封代共王子刘绾为侯国,后汉西河郡治也。其水又南出西转,迳隰城县故城南。汉武帝元朔三年,封代共王子刘忠为侯国,王莽之慈平亭也。胡俗语讹,尚有十城之称。其水西流,注于河也。又南,奢延水注之。水西出奢延县西南赤沙阜,东北流。《山海经》所谓生水出盂山者也。郭景纯曰:盂或作明。汉破羌将军段颎破羌于奢延泽,虏走洛川。洛川在南,俗因县土,谓之奢延水,又谓之朔方水矣。东北流,迳其县故城南,王莽之奢节也。赫连龙升七年,于是水之北,黑水之南,遣将作大匠梁公叱干阿利改筑大城,名曰统万城。蒸土加功,雉堞虽久,崇墉若新。并造五兵,器锐精利,乃咸百炼。

为龙雀大镮,号曰大夏龙雀。铭其背曰:古之利器,吴、楚湛卢。大夏龙雀,名冠神都,可以怀远,可以柔逋。如风靡草,威服九区。世甚珍之。又铸铜为大鼓及飞廉、翁仲、铜驼、龙虎,皆以黄金饰之,列于宫殿之前,则今夏州治也。奢延水又东北,与温泉合,源西北出沙溪,而东南流,注奢延水。奢延水又东,黑水入焉。水出奢延县黑涧,东南历沙陵,注奢延水。奢延水又东合交兰水,水出龟兹县交兰谷,东南流,注奢延水。奢延水又东北流,与镜波水合。水源出南邪山南谷,东北流,注于奢延水。奢延水又东,迳肤施县,帝原水西北出龟兹县,东南流,县因处龟兹降胡著称。又东南,注奢延水,又东迳肤施县南。秦昭王三年置,上郡治。汉高祖并三秦,复以为郡。王莽以汉马员为增山连率,归世祖,以为上郡太守。司马彪曰:增山者,上郡之别名也。东入五龙山,《地理志》曰:县有五龙山、帝、原水自下亦为通称也。历长城东,出于赤翟白翟之中。又有平水,出西北平溪,东南入奢延水。又东,走马水注之。水出西南长城北,阳周县故城南桥山。昔二世赐蒙恬死于此。王莽更名上陵畤,山上有黄帝冢故也。帝崩,惟弓剑存焉,故世称黄帝仙矣。其水东流。昔段颎追羌出桥门,至走马水,闻羌在奢延泽,即此处也。门即桥山之长城门也。始皇令太子扶苏与蒙恬筑长城,起自临洮,至于碣石,即是城也。其水东北流,入长城,又东北注奢延水。又东,与白羊水合。其水出于西南白羊溪,巡溪东北,注于奢延水,奢延水又东,入于河。《山海经》曰:生水东流注于河。

又南过中阳县西。

中阳县故城在东,东翼汾水,隔越重山,不滨于河也。

又南过土军县西。

吐京郡治。故城即土军县之故城也。胡、汉译言,音为讹变矣。其城圆长而不方。汉高帝十一年,以封武侯宣义为侯国。县有龙泉,出城东南道左山下牧马川,上多产名驹,骏同滇池天马河。其水西北流,至其城东南,土军水出道左高山,西南注之。龙泉水又北,屈迳其城东,西北入于河。河水又南合契水,傍溪东入,穷谷其源也。又南至禄谷水口,水源东穷此溪也。河水又南,得大蛇水,发源溪首,西流入河。河水又南,右纳辱水。《山海经》曰:辱水出鸟山,其上多桑,其下多楮。阴多铁,阳多玉。其水东流注于河。俗谓之秀延水。东流得浣水口,傍溪西转,穷溪便即浣水之源也。延水又东,会根水,西南溪下,根水所发,而东北注延水。又东南,露跳水出西露溪,东流,又东北入延水,乱流注于河。河水又南,左合信支水,水发源东露溪,西流入于河。河水又南,左会石羊水,巡溪东入,导源穷谷,西流注于河。

又南过上郡高奴县东。

域谷水东启荒原,西历长溪,西南入于河。河水又南,合孔溪口,水出孔山南,历溪西流注于河。孔山之上,有穴如车轮,三所。东西相当,相去各二丈许,南北直通,故谓之孔山也。山在蒲城西南三十余里。河水又右会区水。《山海经?西次四经》之首曰阴山。西北二百七十里曰申山。其上多谷柞,其下多杻橿,其阳多金玉。区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世谓之清水。东流入上郡长城,迳老人山下,又东北流,至老人谷,傍水北出,极溪便得水源。清水又东,得龙尾水口。水出北地,神泉鄣北山龙尾溪,东北流,注清水。又东,会三湖水,水出南山三湖谷,东北流入清水。清水又东,迳高奴县,合丰林水,《地理志》谓之洧水也。故言:高奴县有洧水,肥可{难灬}。水上有肥,可接取用之。《博物志》称酒泉延寿县南山出泉水,大如筥,注地为沟,水有肥如肉汁,取著器中,始黄后黑,如不凝膏,然之极明,与膏无异。膏车及水碓釭,甚佳,彼方人谓之石漆。水肥亦所在有之,非止高奴县洧水也。项羽以封董翳为翟王,居之,三秦,此其一也。汉高祖破以县之,王莽之利平矣,民俗语讹,谓之高楼城也。丰林川长津泻注,北流会清水。清水又南,奚谷水注之。水西出奚川,东南流入清水,又东,注于河。河水又南,蒲川水出石楼山,南迳蒲城东,即重耳所奔之处也。

又南历蒲子县故城西。今大魏之汾州治。徐广《晋纪》称:刘渊自离石,南移蒲子者也。阚骃曰:蒲城在西北,汉武帝置。其水南出,得黄卢水口,东出,历蒲子城南,东北入谷,极溪便水之源也。又南,合紫川水,水出东北紫川谷。西南合江水,江水出江谷,西北入紫水。紫水又西北,入蒲水,蒲水又西南,入于河。

河水又南,黑水水出定阳县西山,二源奇发,同泻一壑。东南流,迳其县北,又东南流,右合定水,俗谓之白水也。水西出其县南山定水谷,东迳定阳县故城南,应劭曰:县在定水之阳也。定水又东,注于黑水,乱流东南,入于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