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是一位打扮的还算体面的中年妇人,穿着粗绸的外衫和裙子,头上插了三根簪子,耳环戒指和镯子都戴的很齐全,虽然都是银的,但是看上去做工不错。
陈翠不出门的时候,基本上不戴什么首饰,头上就插着根普通的银簪,家常穿的也是棉布衣裳,跟对方比起来,就显得朴素了很多。
果然,来客见到陈翠的时候,还稍微愣了下,大概是没想到这七品诰命居然如此寒酸吧。
徐大贵说,对方自称是府衙的官媒,姓徐,是受人所托,来向大公子提亲的。
陈翠哑然,这大儿子成了秀才,随之而来的桃花也就来了。
其实,早在长平考中童生的时候,回老家就有镇上的地主托人传话,表示有想结亲的意思。
陈翠没有自专,而是告诉了长平,问他的意见,不过她觉得,长平不会答应的。
果然,长平不假思索的拒绝了,说自己要专心学业,这几年不用为他的亲事费心。
但是如今大儿子有了秀才的功名,且在众人眼里,他的年纪也不小了,该是到了定亲成亲的时候了,也不知道他自己现在的想法有没有改变。
虽然陈翠不会应承对方什么,但还是耐心的听完了这位徐媒婆的讲述。
她是为了府城宁财主家的闺女来提亲的,宁家是府城的老户,家中几代经营,有良田数百亩,铺子好几间,家境十分殷实。
按照徐媒婆所说,宁家的小姐今年芳龄十六,秀外慧中,贤惠能干,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姑娘,配他们家的秀才公可是一对天造地设的好姻缘。
能当媒婆的人,嘴皮子自然十分利索。
徐媒婆大概是见她态度不怎么热络,还拉拉杂杂的说了一大堆,说宁小姐在家中如何受宠,她的嫁妆又是如何丰厚,总之,他们家要是跟宁家结亲,那真是再好不过的一件事了。
陈翠听着徐媒婆的话,面上却不动声色,等徐媒婆说的口干舌燥的时候,她才缓缓的端起茶杯:“多谢您今日跑一趟,事关孩子的终身大事,我总要多加思量,劳烦您过几日再来吧。”
徐媒婆也不以为意,笑着说:“这是自然,那我就等夫人的好消息了。”
说媒这种事,哪有一次就成的,就算是两家早有默契,也要跑个三两趟才能成事,像是这种女方主动上门的,男方需要去打听考虑也是人之常情。
更何况,她临出门的时候,这位陈太太还让人给她个红封,加上宁家给的,她今天收获不小,这趟也算是来值了。
等徐媒婆走后,陈家二老好奇的问陈翠心里究竟是个啥想法。
陈翠笑道:“我能有啥想法,还是得看孩子们的意愿。”
不,其实她是不希望孩子们过早的婚嫁的,但是她不能说的太明显,因为跟时下父母希望孩子早婚早育的潮流不符。
陈翠只能在平日的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想法,说一些关于家庭责任,关于身为男人的担当这些观点。
她还拿了王恒志家的事做例子,告诫他们做人做事要有操守,有原则,要爱护将来的妻子,这也是对自己有利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