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宫里,又不见外客,林安这两天忙的都是王府上下的事情,所以自然没有消息。
封王府的事儿是昨天的事儿,林浩没有搬离东宫,那么今日早朝就该受诘难了。
具体情况如何,林安问不了别人当然顺带嘴的就问面前的林海泉。
心里也估摸着,这位“鄱阳候”专程挑这个时候说出来,恐怕也是等着他来问,然后好悄咪咪的告知。
于是林安便道:“二弟与侄儿不同,他打小长在东宫,跟在母妃身旁,这突然封王赐府,要搬出东宫,仓促之下,总是不便。”
“何况母子情深,一旦离开了东宫,出了皇城,以后再想回去见一面母妃就难了。”
林海泉听着林浩的话,眼睛里带着似笑非笑的神情。
“二太孙倒是个孝子。”
接着话锋又一转,继续道:“不过怎么说也是皇上亲自下了旨意,二太孙接旨却不遵旨,御史台那些人个个却像是哑巴了一样,今儿早朝居然什么都没说!”
林安闻言眼睛里光芒一闪,御史台没参这一本,好事儿呀!
从他昨天紧赶慢赶,让黄桃儿他们忙忙慌慌的收拾东西离宫。
到入了王府,收拾停当以后,又立即吩咐黄桃儿把话传下去,要求王府上下在入府这三日之内不许放任何人进王府,不与任何人接触,一切都是为了表明他的姿态。
一来是完全遵从太祖皇帝的旨意,太祖皇帝让他离宫,他就离宫,绝无二话。
这二来,则是要显示出,他虽然封王赐府,又在朝廷上暂挂了职位,但是依旧本心不改,只有本分,不在朝堂上拉帮结派,洁身自好。
两个姿态的表现,都是十分重要的。
而相较于他的考虑,林浩的反应,以及今日早朝的情况就正好展现了相反的一面。
抗旨不尊是多么大的罪责,对于朝廷规矩来说,是个多么大的挑战,御史台居然没有反应?
哪怕就是林浩连夜去求了太祖皇帝,得了太祖皇帝的恩赐,准他不必立即搬出东宫,圣旨已经下了,今日早朝,御史台那边怎么都应该提一嘴。
连一嘴都没有提,首先就是御史台的失职。
更重要的是,御史台不提,是因为什么不提?
往小了说,是御史台的那些官吏看人下菜碟,想要提前站位,靠向东宫的这位二殿下。
往大了说,可就是林浩私自收买御史言官!
并且,不管是哪个说法,总之在太祖皇帝,以及朝堂上其他官员的心中,林浩这一趟已经办得不漂亮了。
林安的表现不一定有多惊艳,但对比之下,显然就更得人心了。
所谓全靠同行承托,林浩这一手显然就是帮他抬了一手。
要不是林海泉坐在面前,实在还是要保持一点深沉,林安恐怕要憋不住笑出声来,好在最终,他还是忍住了。
“御史台言官严谨参奏,不胡参滥奏,也是有利朝局安宁嘛。”
心里想的是一回事,嘴里说出来的,当然又是另外一回事,林安这还是分得清的。
林海泉说是说靠着他这一边,但毕竟接触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