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技术的出现必须有相应的使用环境和配套措施,否则其命运大抵也就是被束之高阁。
就似这膛线。
因为它的存在,弹丸在飞出枪管的过程中会因摩擦高速旋转,而由于摩擦和旋转的关系,弹丸不但能够抵抗空气的干扰,其出膛速度也得到了不小的提升。
切莫小看这点抗干扰能力和初速度的提升。
增加了膛线的线膛枪,其有效射程几乎能比相同结构、材质的滑膛枪高出四五十米,用碾压来形容也是毫不为过。
若按寻常来想,这种划时代的发明定然是方一诞生就被各方追捧,大规模使用也只在须臾之间。
可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
有关膛线最早的记载出现在1476年的一份意大利文件中,但等到线膛枪真正大规模使用却已过了近四百年。
这便是没有使用场景和配套技术的结果了。
膛线在提高精度、射程的同时会大幅降低填装速度。
一名熟练的士兵能够在一分钟内完成四次滑膛枪射击,极端情况下甚至能达到六次,可若换成线膛枪,莫说达到这样的射击速度,在战场上顺利填装弹丸几乎都如登天一般。
由此,在膛线诞生后的几百年间,除了个别国家会装备少量之外,线膛枪便成了不实用的代名词。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将近四百年,直至一個被称为米尼弹的东西出现。
米尼弹乃是由铅锡混合而制,其直径略小于枪管,底部还设了一处凹陷。
如此形制自能顺利装进拥有膛线的枪管之中,若再于凹陷塞入软木,待火药激发之后便可推动弹丸边缘与枪管紧密贴合。
这样一来,米尼弹既完美解决了线膛枪填装困难的问题,又不至于破坏火枪的气密性,线膛枪便在短时间内取代了滑膛枪,排队枪毙的场面也便消失不见。
当然,王全贵自不晓得这简单却波折的过程,他只是按着皇帝提供的思路将一件件事物落于现实,但这对朱慈烺来说却是不可接受的。
归到根里,他是想用这奇淫技巧之物为大明培养出一个个工程师、科学家。
否则依着现在的情况发展下去,自生铳的产量必然能在数年之内达到颇为恐怖的程度,届时就算明军一路平推也能将鞑子直接灭族,又何必费心费力搞这些器物。
“嗯,不错,”说着,朱慈烺便将那跟枪管放回了原位,随即便又看向了李永茂:“把各院大匠都唤过来吧。”
若是寻常时节,陛下话语既出自有人应声而动,可这一次,在场众人却是愣了一下,待陛下视线扫来才有人出去传令。
“陛下,让他们把蒸汽机也一道运来?”
“不必了。”
眼见陛下只是摆了摆手便否了自己的提议,李永茂心中疑惑立时便盛了起来。
满应天都晓得陛下对工厂有多么重视,但这工厂里分了那么多院子,陛下最最重视的却还是甲号的新式火铳和乙号的蒸汽机。
火铳这里自不必说,一行人方一到来便直端端入了甲院,可那乙院的蒸汽机明明也是受了陛下的诸般指点才做出了样机,为何来都来了却连看都不去看一眼?
随着心念的转动,李永茂终还是将疑惑压了下去,随后各院大匠陆续赶到,他却带了些强颜欢笑的意味。
依他所知,陛下并不是个虎头蛇尾的人,此番只看了火铳便不再去看其他八成便是心有不满。
只是这不满自何处而来呢?
带膛线的铳管已试制完成,哪怕其产量要低一些,但此地位在江边,搭建水力钻头也不是什么难事。
按照李永茂的估计,这一段少说也能再添四十多座大型水车,保证每月六七百把的产量自不是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