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笔趣阁 > 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秋的喜悦(第4页)

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秋的喜悦(第4页)

那酒钢和丰凯西北工厂有没有可能达成合作呢?可能体量还是稍微小了点。

收获效果很理想,籽粒破损率很低。

赵让给种植户讲解了几分钟,试了一会儿,种植户就满意的从收割机上下来。

既为泰钢带去了大单,又为下游的农机企业缓解了成本压力。

一点影响也没有。

“谷王玉米收割机,具有高效率、高适应性、高可靠性、高舒适性的特点。”

“丰凯研发中心的?”

接连几天,天禾种业在各地的观摩会、丰收节、田间示范会都传回来好消息。

余洪海喝得迷迷糊糊的,郭阳也没再多聊。

而三农问题又很敏感,是两会的重点关注对象,农机制造企业在采取提价方式时都很谨慎。

余洪海说的断断续续的,但郭阳还是理解了他的意思。

亩产再次创出新高,连带着跟着他改种天玉1号的好友李大嘴,玉米亩产也接近3000斤。

“真能有3000斤吗?”

郭阳和卫关站在一起,闻言两人也稍微靠近看了看收获的玉米籽粒。

事态的发展有点出乎卫关的预料,不过毕竟干了几十年销售,应变能力还是很强的。

忍不住嘀咕,这么装的吗?比他还装!

金秋时节,

“开过几年小麦联合收获机。”

对河西地区的玉米小种企发难,适应不了这个市场的劣质企业就该早点被淘汰。

“60元每亩!”

今年豁牙子种植技术更得心应手,无论是栽培模式,还是水肥管理,都不亚于天禾的专业技术人员。

除了天禾自有的示范田,产量最高的诞生在五原,由当地一个叫豁牙子的农民创造的,亩产3253斤。

郭阳也清楚这个情况,制种玉米收获直到2023年,都还有大量种企为了保证种子质量,采用人工掰玉米的方式。

因为按照天禾营销部给出的市场调研数据,未来黄淮海玉米产区,锈病将成为常态。

农户们对这些也很感兴趣,这些都是能带来实际利益的。

卫关笑着看着农户聚集到天禾简陋的桌前进行登记,整个陇省天禾种业都是采取的直营的模式,中间没有经销商。

“一边瞧,一边摸。”

观摩会的现场情况同样很火爆,经销商和种植户都争抢着下单。

两台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一排排玉米植株连杆带穗的被卷入收割机中,摘穗、剥皮、秸秆粉碎等全部一次性完成,颗粒饱满的玉米粒倾泻而出。

张掖和九泉百万亩制种玉米陆续收获,农户们忙着装袋、上车、晾晒,洋溢着丰收喜悦的笑脸。

这时,天禾种业为了争抢优质制种基地,决定亩保费提高20%。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