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平好奇的问:“老百姓增收了多少,有具体的统计数据吗?”
“200元有吗?”
刘军的思绪顿时就拉回了一年半前。
那时他也是和杨小兵一起,现在在村里神气无比的杨小兵,彼时还只是一个颤巍巍的农户。
但有个年轻人却在不断的给他打气。
刘军当时也预测了增收收入,100~200元亩,就是他预测的中低产田增收数据。
当时就遭到了郭阳的反对。
每亩至少增收500元是嘉禾的底气。
但事实上却远超这个数据。
刘军笑着面对镜头,“现在最低的每亩增收都接近上千元。”
“今年,全镇计划种植小麦3。2万亩,玉米14。7万亩,在增收和粮补政策的鼓励下,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很高。”
“抢抓农时种植小麦、玉米,确保按计划完成种粮任务,力争粮食产量继续高位争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
距离这里不远的一场展田间播种示范会上,天禾种业的销售场景依然热闹。
天玉1号作为名牌种子,用种季真正来临之时,种子的销售工作早已提前结束。
不过嘉禾雪花面粉热销,让天麦1号品种今年也受到了市场的热捧。
尤其是在五原。
播种会现场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到场的农民兴致勃勃,学习播种要点的同时,也不忘了下单买种子。
在这情绪激动的现场,却有两个人冷静得格格不入。
瞿阳和其一手力荐提拔上来的销售副总程力明。
与瞿阳又浅又稀疏的发型相比,程力明就要显得年轻多了,行事也更为的儒雅。
程力明说道:“天麦1号今年的订单价格依然在1。2元斤,小麦的亩收益达到1080元,比普通玉米的收益高。
很多往年没种今年想改种天玉1号的农户,前期没有买到种子,现在技服人员都在趁机推广天麦1号。”
瞿阳笑道:“东方亮了西方也亮,这还真是意外惊喜啊。”
“哈哈哈…这下今年的玉米种子销售更难了。”
今年的玉米种子结构性过剩,最好的种子天玉1号已经结束销售,占据了最肥美的市场。
剩下的又分成几个梯队,竞争剩下的存量市场。
登海-先锋的先玉335在放任套牌,让正在艰难打假的郑单958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套牌种子成本低、卖价就低。
面对大量低价种子的竞争,德农的经销商扛不住了,纷纷降价销售,‘增量不增利’的现象很普遍。
只能用一个惨字来形容。
原以为和天禾没什么关系,只需要看戏就行了,没想到半路杀出个天麦1号。
这时候播种的都是春小麦。
春小麦是冬季很冷的地方种的,因为冬季太冷,不能播种,所以在开春后才种,称为春小麦;
主产省区有黑省、疆省、陇省和蒙省。
这几年全国春小麦的播种面积在3000万亩左右,因为效益比不过玉米、棉花等作物,种植面积一直是在逐年减少的。
这时候突然蹦出来个天麦1号。
让所有玉米种子企业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