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曼玲撅了撅嘴,她承认燕塘不错,奶味浓,口感柔滑。
但喝久了也会腻。
上班时间到了,赵曼玲也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先是看看传统媒体上有没有什么热点新闻,有的话就转载到网上。
“我靠,这苜禾农牧是何方神圣啊,又签订了这么大的外贸单子。”
惊呼声引起了赵曼玲的注意,“苜禾农牧?好熟悉的名字。”
“就那家卖草的企业啊!又签订了12。2亿元的外贸大单!”
“多少?12。2亿?”
“我也看到了,经济日报和商界也发表了相关报道。”
赵曼玲也想起来了,随即也从其它地方找到了相关文章。
报道的标题和内容都不算夸张,只是如实述说。但正因为真实,才更能感觉到其带来的冲击力。
“12。2亿元!苜禾农牧再揽巨额外汇订单。”
“12。2亿!牧草出海,优质苜蓿受到多国客商青睐。”
员工们议论纷纷,又想起此前几大国资入股苜禾农牧的风波……
“这苜禾农牧,有点东西啊!”
“难怪国资都感兴趣。”
“快,动起来!”
“大伙儿找下此前国开投和国粮入股苜禾农牧的材料,翻新一下,发上去。”
赵曼玲将文章看完,她本能的拿起桌上的进口牛奶,发现了盲点。
“为什么岛国要进口优质苜蓿?”
“牧草什么时候这么值钱了?”
“国内的牛奶为什么不好喝?”
她想起前几天关于牧草的诸多报道,连忙翻了翻。
“找到了!”
她拿出几份材料。
“牧草之王――紫花苜蓿。”
“应该像抓粮食一样抓好苜蓿产业。”
“育好牛,从种好一株草开始。”
看了一会儿,赵曼玲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然后就啪啪啪的在键盘上敲起了字来。
牧草再度出海的消息就像病毒一样迅速传播。
草业界的人士沸腾了!
沉寂下去的心思又再度燃了起来,看着那大大的12。2亿,就像是给他们装了颗心脏。
干TND!
推动苜蓿产业发展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