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零年七月份,杜和因为工作调动,带着孩子们回到黑龙江鸡西二道河子煤矿。
大宝已经七岁了。大宝不知道,他童年的虽不幸福但也并非苦难的时光至此已经走到了尽头!一种悲苦和灾难刚刚开启!
大宝发现鸡西到处都是乌突突、灰乎乎的,就如他的心情一样!似乎头上的天很难晴朗!大街上冷冷清清,没有多少人,但大都是头戴矿工帽、身穿蓝色工服;没有几棵树,但在树上看见几只鸟,通身是黑色!大宝特别好奇,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奇怪的鸟,就死盯着看。看见一只鸟展翅要飞,在那一瞬间他看见了它翅膀下的羽毛,才发现,原来是麻雀!大宝失望极了!刚刚亮堂起来的心情瞬间便有灰暗了下来!大街上看不见漂亮的楼房,车子走过街道上就会扬起一阵尘土,这就更增加了空气中弥漫着的呛人的味道。道路也是坑坑洼洼,几乎就是在那一瞬间,大宝看见有全身上下一身黑的人走过,黑的都看不清模样,妈妈告诉他说,那是刚从井下干活上来的挖煤的工人。路上他还看见了一座大大的煤山,妈妈说,那都是些煤矸石。可啥是煤矸石啊?大宝当时并不知道,他哪里知晓这陌生的煤矸石竟是他日后常打交道的“伙伴”。
鸡西在一九五七年三月七日才刚刚建市,被称为煤城,二道河子矿地处偏僻,离市区较远。
从河南平顶山来到煤城鸡西,大宝很长时间都觉得很不适应——
他不适应这里肮脏和破烂的环境;
他不适应这里喝的水带有难闻的煤灰味儿;
他不适应这里的孩子们哪怕是玩耍时的野蛮;
他不适应母亲脾气的暴躁;
他不适应这里繁重的、没完没了的家务活儿;
他不适应从被人照顾到照顾弟弟妹妹以及全家;
他不适应自己从文弱必须变为强悍……
在那个年月,本来物资都是极度贫乏的,什么粮、布、肉、豆腐等东西都凭票供应。其中,粮食的紧张是最要命的。原本,鸡西普通成人每月供应二十七斤粮食,现在,供应的粮食定量减少了!又加上当时家家孩子都有好几个,粮食都不够吃。为了不饿肚子,矿上的人们想尽了办法,有的就用细粮换粗粮,有的偷偷到附近农村买高价粮食,有的就去挖野菜。所以,挖野菜就成了那时的大人和孩子们日常活计。
一次,他无意中听到妈妈和爸爸说话:
“河南平顶山那里来信了。”
“啊,”爸爸随口应着:
“说了些什么?”
“能说什么?说家里没得粮食吃了,唉,这年月,谁家能有余食啊?”
“唉,也是。咱也帮不上什么忙啊。这老毛子忒他妈的操蛋!说翻脸就翻脸!早晚得整死他们!”
“还说,河南的有些地方因为没有粮食吃,就吃野菜、树皮!最后连野菜、树皮都吃光了,只有吃土。”
“咱这里附近山上的能吃的野菜不也被人们挖光了吗?还说他们那里。”
“还说那里的人们偷偷出去逃荒,都被截回来了。说是呆在家里的都有饿死的人了。”
……
听到这,大宝感到很恐惧!他知道,河南平顶山是小姨的家。
在大宝的记忆中,那是杜和与张学信极少有的一次平静而伤感的对话,尽管他们的语气都很平缓,平缓得甚至有些缓慢,却带着深深的无奈与悲哀。
大宝虽然不喜欢这里,但是倒是很乐意跟着当地的小伙伴儿们去挖野菜。他很聪明,也留意着伙伴介绍野菜——什么婆婆丁、荠菜、苦菜、刺老芽、柳蒿芽,什么车前子、苋菜、薇菜干、苔干菜,什么姬菇、榆黄蘑、榛蘑……去挖了几次野菜,大宝就记住了它们各自的名字和模样,而且还知道在山里的向阳的地块容易找到蕨菜,蕨菜又叫“拳头菜”,因为早春时新生的叶是卷的,像个拳头。它绿绿的叶子又鲜又嫩,当上面披着白色绒毛,正是蕨菜最好吃的时候!山芹菜则正好相反,它们是长在林荫里的,梗和叶子都能吃,颜色翠绿翠绿的,而且汁儿很多,吃起来清香爽口,听大人们说还很有营养!婆婆丁则是向阳地和林荫下都有,它们的汁儿很稠,是白色的,听说,它们还是药材呢;婆婆丁的花鲜黄鲜黄的,但是等花老了,却全部变成白色,只要是风一吹,刚刚还聚在一起的花儿就纷纷扬扬的飘散了,它们被风吹到天空,很飘逸很自由地飞啊飞啊……大宝很陶醉这样的情景,每逢这个时候,他总是仰着头,眼睛追逐着那白色的、已经是枯老的、却正在飞扬的花瓣,心也随着它们飘到半空中……
“它们会飘到哪儿去呢?它们还会想起原来的家吗?……”
每每想到此,大宝就会想起自己,心中就涌起莫名的伤感。
鸡西缺水,都是挑井水,喝起来有一股子煤灰味。大宝刚来那阵儿抑或是水土不服的缘故吧,没过几天就病了,发烧,拉肚子,还恶心呕吐。妈妈杜和根本就不管他,或许是顾不上,或许是没有耐心,这让生着病的大宝非常难受和伤心。他想起在哈尔滨的姥姥家时,虽说有些孤独,但是生活上有姥姥姥爷照顾,每逢自己不舒服,姥姥虽然唠叨,但总是和姥爷一起找这弄那,忙前忙后地照顾自己。姥爷除了翻看一本旧书寻找对治的偏方,还会偷偷给他买回哈尔滨红肠和大列巴!然而让大宝更伤心的,是妈妈的一句话。那天,妈妈下班儿回来,看见病歪歪的大宝,生气的说:
“你还病?谁有工夫伺候你?起来!干活去!……”